就连大哥的神情也颇显凝重。
朱棣本就觉得寒意阵阵,此刻更是浑身发冷,不住地战栗。汗毛一根根竖起,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压迫着他。才踏入屋内,见到这般场景,感受到这压抑的气息,他便明白事情非同小可。
“儿臣拜见父皇,恭请圣安!”
朱棣急忙向朱元璋行礼。
“畜生!跪下!”
朱元璋早已忍无可忍,一声雷霆般的咆哮响彻四周,唾液飞溅数尺之遥。
朱棣被吓得浑身一抖,根本来不及多想,条件反射般跪倒在地,动作流畅至极。
“父皇息怒,万望父皇莫要轻信吴良之言!”
朱棣赶忙对朱元璋解释,唯恐父亲责打自己,也担心父亲改变主意,停止航海行动,从而影响到妻子的治疗。
朱元璋呼吸急促,双眼赤红,怒吼道:“此事与吴良无干!”
与吴良无关?
朱棣闻言满心疑惑。若是与吴良无关,父亲为何如此震怒?
“你可知永乐大帝是谁?永乐大帝便是你,朱棣,朱老四!”
朱元璋的唾沫几乎溅到了朱棣脸上。
“什么?”
朱棣吓的瞬间蹦了起来!
听完朱元璋的话后,朱棣从最初的茫然无措、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到此刻直接被震惊地弹离地面。
差点儿顶到朱元璋的下巴,把他推倒在地。
操!这是什么情况?永乐大帝竟然是我?
我才是永乐大帝?
朱棣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砸得晕头转向。
头脑一片混乱!
这消息也太过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
怎么会这样?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永乐大帝?
朱棣的脑子几乎要炸裂了!
来到这里时,他还以为是吴良那奸贼在父皇面前巧舌如簧,说服了父皇,导致父皇改变主意。
宝船厂和航海计划因此发生变动,他一直对此忧心忡忡。
谁知道,竟是因为自己是永乐大帝,父皇才急忙召他回来的?
永乐大帝的这番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朱棣一时之间难以置信,同时也瞬间明白了父皇朱元璋为何愁眉深锁。同样地,他也知晓大哥朱标为何神色怪异。若真如传闻所言,父皇与兄长有此反应实属自然。
“跪下!朕何时让你起身了?”朱元璋暴怒,手中的马鞭早已摩挲得发亮,此刻随着他的怒吼狠狠抽向朱棣。
这一鞭力道十足,朱元璋使尽全力挥出。
啪的一声脆响,朱棣身上的龙袍顿时裂开。
朱棣被这股猛力震得摇晃了一下,但他硬是咬牙忍住,没有眨眼,也没有出声。
这让人不得不钦佩,燕王朱棣果然名不虚传!他在乱世中闯荡多年,果真刚毅无比。
即便挨了如此重的一鞭,依旧面无惧色。
真乃铁骨铮铮之将!
看到这一幕,就连施刑者朱元璋也颇感意外。
老四居然这么能扛?
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其中端倪。
“畜生!你还穿了护身甲!看来是有备而来啊!”朱元璋怒吼道。
原来朱棣这次前往龙江宝船厂办事,心中早有顾虑,担心会有危险发生。
于是,他便早早地披上了护身软甲。
朱棣虽然尚未从自己成为永乐皇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可当听见父亲严厉的呵斥时,他还是迅速地跪倒在地,动作相当熟练。
“把你的那件软甲脱下来!否则老子打断你的腿!”
朱元璋压抑着怒火的声音传来。
朱棣十分顺从地听从父亲的吩咐。
一边脱下身上的龙袍,一边望着朱元璋说道:“父皇,您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我怎么会突然变成永乐大帝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我会感觉头晕?
韩成昨天不是说我已经成了咱们大明的征北大将军了吗?
怎么现在又成了永乐大帝了?
有大哥在,这皇位怎么可能轮得到我?
我是老四,除了大哥外还有两位兄长,大哥还有子嗣,这皇位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我头上。
我怎么会莫名其妙地成了永乐大帝?”
通常情况下,若是朱元璋这般大发雷霆,朱棣必定一声不吭,乖乖接受惩罚。
因为他明白,以父亲的性格,问得越多只会被打得越重。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
这次挨打的理由实在荒谬至极,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若非弄明白此事,朱棣绝难释怀。哪怕面对父皇严厉的责罚,今**也定要问个水落石出。
“父皇且慢动手,先让四弟把话说明白。”
朱标上前一步,握住父皇执鞭的手,试图平息他的怒气。朱元璋强忍怒火,总算冷静了些许,可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向朱棣解释。
见状,朱标开口说道:“四弟,有些事我没告诉你,韩成曾对我提起过,我的寿数有限,至多不过十年光景,在洪武二十五年便将病逝……”
提及自己的终焉,朱标语气平静,仿佛在讲述旁人的故事。
“什么?!”
朱棣闻言犹如晴天霹雳,眼眸中满是惊惧与慌乱,猛然站起身来。
他紧紧抓住朱标的手臂,声音带着不可置信:“大哥,你……你说的是真的?”
这消息对朱棣的冲击丝毫不亚于刚才父亲告知他永乐之名时的震撼。大哥是他最敬重、一手养育他长大的人啊!
大哥正值盛年,如今不过三十出头,即便再活十年,也不过四十有余。这般年纪,就要……离开吗?
这怎么可能?
简直难以置信!
朱棣顿时惊恐万分。
“四弟,人生无常,我也未曾料到,会这般迅速地离开。但这是韩成说的,绝无差错。”
朱标轻拍朱棣肩头,试图安抚他。
“大哥,你得了什么病?”
朱棣语不成句,嘴唇直打战,舌头也不听使唤。
“不清楚,韩成说是一些普通的病症夺去了我的性命。主要是因为我的身子骨向来不好,才落得如此下场……”
“出海!一定要出海!
这医学院,必须建成!医术必须进步!”
朱棣攥紧拳头,几乎是硬生生挤出这句话。
他对此本就充满热情,如今知晓最敬爱的大哥因病早逝,对发展医学的决心更加坚定。
他朱棣即使豁出性命,也要推动医学的发展!
看着朱棣此刻的模样,朱标十分满意。
他知道四弟对自己的一片深情,这份情义毫无虚假。
可想到未来,四弟登基为帝后的种种作为,朱标心中又涌起复杂的思绪……
“至于为何你能成为永乐大帝,坐拥大明江山……是因为老二和老三先你而去……”
昔日父皇健在时,他们便已凋零。
老二于洪武二十年离世,老三则在洪武三十一年陨落……
提及两位兄长的亡故,朱标语调沉重,眼中满是哀伤。在这诸多手足间,他与前几位兄长最为亲近。一来曾共尝艰辛岁月,二来年纪相差不大,三来他也悉心照料他们良多。可如今,一个个英年早逝,令人心痛。
“什么?!”
朱棣再次忍不住惊呼。
今日入武英殿后,他似乎只会这一句了。
并非他定力不足,而是大哥接连抛出的惊人消息实在太过震撼!
心绪翻涌之下,朱棣攥着朱标的手,下意识加重了力道。
大哥英年早逝也就罢了,老二老三居然也如此?
这是怎样的状况?
自家兄弟为何这般短寿?
得知老二系遭人暗害,老三又因病辞世,震惊不已的朱棣再次立誓,必将倾尽全力,推动医学进步。
“……父皇选定允炆为皇太孙,并在驾崩前将帝位传予允炆,而后你兴兵,从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
“大哥,这事儿怕是不太可能吧?
即便允炆的皇位本就是父皇赐予他的,可就算是父皇传位给了他,光是他身为大哥孩子这一点,我也绝不会对他出手,更别提抢夺他的天下了!”
朱棣打断了朱标的话语。
这些话,确实出自他的内心,毫无虚假。
朱标说道:“世事难料,谁能想到呢?他刚坐稳皇位,就开始六亲不认,削藩之事干得格外露骨。先是针对老五,接着又逼死了老十二……”
听着朱标的话,朱棣瞪大了双眼。
这个倒霉的允炆,当上皇帝后居然这般冷酷无情?
看他那扁塌塌的头颅,真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果然,成了皇帝之后,这小子全然不顾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