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并未在意三人充满疑虑的眼神,只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尽管这法子看着很不靠谱,但实际效果相当不错。
眼见那些材料已完全融合,韩成便把它们装进一个木盒,使劲压实,让其更加紧密。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依葫芦画瓢,照做了一遍。
“韩成,这种方法真能让这东西性能大幅提升?”
做完这一切,朱棣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向韩成发问。
韩成点点头说:“那是当然,一硝二硫三木炭,再加上白糖大伊万,大家都知道的。”
韩成随口一说,却让朱棣听得云里雾里。
“大伊万到底是个啥?听着怎么这么奇怪?”
“大伊万?这是啥东西?
为啥叫这个名字?听着怪怪的。”
朱棣开口问道,这也是朱元璋、朱标心中的疑惑。
“大伊万,就是那个东西,是我们那儿的一种重要武器。”
韩成一边洗着手,一边向朱棣解释。
“那个东西?一种武器?”
朱棣眉头微皱,显得有些困惑。
面对韩成的说明,朱棣似乎仍旧未能完全理解。
“这东西真的那么厉害吗?”
韩成思索片刻,想起以往的辉煌战绩,坚定地点头回答:“确实十分厉害。”
“到底有多厉害?比咱们大明眼下最厉害的青铜巨炮还要强?”
朱棣随即问道,为了展示大明火器的实力,他特意提到了大明威力最强的青铜炮。
在元末动荡时期,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元军,都广泛使用**兵器。
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当然也被频繁应用。
例如,当年朱元璋对抗陈友谅时,便创新性地把沉重的火炮搬上了战船。
即便在战船本身并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靠着船上的火炮,让陈友谅一方倍感压力,并收获了显着的成果。
再如,朱元璋攻打杭州之际,更是出动了四十多门青铜火炮。
在攻城作战中,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火炮这类极具破坏力的武器,在元末乱世期间迅速发展起来。
战争是推动武器进步的最佳催化剂,某种程度上能加速科技的进步。
不过,朱元璋统一全国的速度很快,元末的混乱局面也迅速终结。
随着元朝北撤失败,明军在后来与北元残部交战时,已经很少有机会攻城略地了。
草原之上,携带沉重的青铜炮无异于自寻烦恼,不仅拖慢行军步伐,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威力巨大的火炮逐渐被忽视。
然而,若论火器的威力,火炮仍是佼佼者。这也是朱棣选择将其与**进行对比的重要原因。
听到朱棣的话,朱元璋和朱标都将目光投向韩成,想听听这位神秘武器的威力究竟如何。对于大明的青铜炮,他们心中充满自信。
“呃……”
面对朱棣的话以及三人期待的眼神,韩成一时语塞。将这个时代粗糙的青铜炮与那种毁灭性的武器相提并论,根本毫无意义。
更糟糕的是,朱棣等人严肃的表情让他感到压力山大。
“那个……该怎么解释呢。”
韩成努力整理思绪,试图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差距。
“青铜炮和**完全无法比较,别说一门青铜炮,就算大明倾尽全力造个三五年,也敌不过一颗**。即使把现有的青铜炮威力增强三五倍甚至几十倍,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朱标与朱棣便面露惊愕之色。
“绝无可能!”
朱元璋未等朱棣开口,便已急不可耐地反驳。他虽未细究韩成提到的“**”,却本能意识到,这定是一种极强的力量。相较之下,大明的兵器显然逊色不少。
即便两者间存在差距,也不至于如韩成所言般悬殊。即便倾举国之力铸造青铜炮,即便将最精良的青铜炮加以改良,即便提升十倍乃至百倍,也不该逊色于此“**”吧?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韩成究竟在胡诌什么?他难道不清楚,以大明的能力,一年能造出多少青铜炮吗?
朱标与朱棣同样对此深感难以置信。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力有限,而是韩成所描述的情况实在荒诞至极,超出了他们想象的范畴。
韩成目光扫过三人,缓缓说道:“这事乍一听匪夷所思,令人难信,但它确实千真万确。”
“仅仅六百年,竟能发生如此巨变?
自夏朝至今,数千年来的发展,也远不及你口中这般夸张。”
朱标看着韩成这番话,只觉得匪夷所思,内心深处难以置信。
韩成缓缓道:\"若从你们的时代去看,这般迅猛的进步,难以理解也是理所当然的。
短短两三百年的光阴,世间的变化远超已知历史的总和,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亦不过分。
不仅是你们父子,即便是在我那个年代,很多人也未曾料到二十年后的世界会变得如此模样。\"
韩成此言一出,不仅让朱元璋等人震惊不已,更让他们对他的来历充满渴望了解。
这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上次交谈时,仅从韩成的描述中窥得一丝未来景象,便已让朱元璋父子大受震撼。此刻听他进一步讲述,更加激起了他们的憧憬与遐想。
无论如何思索,他们始终无法想象韩成所处的世界究竟有何等风貌。
\"这种兵器,堪称我们时代的巅峰之作。
整个星球上,数百个国家里,仅有寥寥数国能拥有它。
它是历经无数岁月的技术革新,凝聚了无数先贤智慧及当时全球精英合力打造的战略级武器。\"
这般武器若不显神威才叫稀奇。
其已超越常境,较之青铜炮等物,实乃天壤之别,纵使堆砌再多青铜炮亦无法企及。
不妨打个比方,能让诸位更真切地领会此物的威能。
单是一颗此物,便足以夷平当下的京师,鲜有人能逃出生天。
它的**范围,极为骇人。
即便处于中心**点百里开外,也难以保证绝对安全。
哦,对了,百里相当于两百里,换算起来每里可能会有细微出入,但影响不大。
“呼……”
“呼……”
“呼……”
韩成话音未落,偏殿中已接连传出倒吸冷气之声。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听后脸色微变。
韩成以京师为例说明后,他们深切体会到此物的破坏力。
一颗便能毁掉耗费无数心血建成的都城?
而且,**范围竟达令人震惊的两百里?
两百里意味着什么?那相当于苏州府、常州府乃至北边的扬州府全被波及!
这简直匪夷所思。
就连自己的故乡凤阳,恐怕也会受到波及!
这是何其可怕的事物啊!
一想到世间竟然存在如此可怕的武器,再设想它朝自己一方袭来的情景,即便是朱元璋这样的开国**,也不禁脸色大变。
一种深深的无助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