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哥,我们没有发生什么冲突,只不过是在讨论农学知识,现在我都认了大执事为我的好大哥呢。”
陈博咧嘴笑道。
李辰知道那位“宋大哥”误会了,他应该是和陈博一起出自象山学院的,与陈博交好,生怕陈博得罪自己吃大亏,赶紧跑过来解围。
细细打量过去,这个人昂藏七尺、气宇轩昂,虽然破衣烂衫,但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并且,他也曾在流民营地中见过这个人,当时为了制止锦衣社恶少还有后来王启那一次马踏流民,这个人和老夫子陆三渊一起挺身而出,以肉身拦马怒斥,结果被马撞飞出去,险些受了伤。
所以,他对这个人印象极为深刻,就是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那位“宋大哥”听了陈博的话不禁一怔,看着陈博,又望了李辰,颇有些尴尬地道,“原来如此,那是我误会了,见大执事见谅。”
“这有何见谅,况且你也是好意。不过,我们确实是在探讨农学。”
李辰摆手笑道。
“大执事,也懂农学?”
那个人一怔,上下打量着李辰,有些疑惑。
“宋大哥,你这话我就不乐意听了,什么也懂农学啊?他简直就是农学方面的旷世奇才。
刚才他总结了二十四节气歌,并且用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种田,那简直就是旷世农纲啊,大江南北,完全都可以用这个农纲总诀来指导种田……
不信,我给你背一遍,你好好听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并且,我好大哥还有释义呢……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天哪,这简直,简直,太绝了!”
陈博兴奋得手舞足蹈,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不停地念叨着这几句总纲。
而那个人细品了一下之后,登时满眼惊悚地望向了李辰,“大执事,这,真的是你总结发明出来的种田农诀?”
“这还用怀疑吗?宋大哥,反正我走南闯北研究农学,那可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总诀纲要啊!
这必是我好大哥总结发明的,我好大哥,简直太牛了!
而且,刚才他还说了好几句我从来没听过的农谚,比如什么犁地见死土、耙地见扑土、耩地见湿土……
你不是研究农学的,可我是啊。我一听这个,简直如醍醐灌顶,一下就明白了好多好多的道理!”
陈博眉飞色舞地叫道。
“大执事不仅英雄盖世,而且还博学多才,连农学都懂,在下宋时轮,佩服、佩服!”
宋时轮眼中露出了惊艳欣赏的神色,向着李辰连连拱手赞道。
“宋时轮?”李辰瞬间就知道这个英伟的男子是谁了。
没错,他就是陆三渊备加推崇的那个曾经的朝廷从二品大员,曾经参与先帝变法的主力,人杰英才宋时轮。
“宋大人,久仰久仰。”
李辰赶紧拱手一揖笑道。
“你知道我?”
宋时轮反倒是惊讶了,因为他好久没有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宋大人了。
“当然听说过。宋大人曾经可是乾昌变法的主力,只可惜,生不逢时,再加上朝廷内忧外患,宋大人志向不抒、才华难展,退隐江湖,在象山学院以教书为生!”
李辰微笑道。
“是陆夫子告诉大执事的吧?”
宋时轮看着李辰,微微一笑道。
他是何等人物?瞬间就已经想通了某些关键环节。
旁边,陈博还在卖力地记忆着二十四节气歌以及释义,越想越是兴奋,越想越是开心,拿着树枝不停地在地上写写画画,摇头晃脑,念诵个不停,根本不理两个人了。
李辰倒也没隐瞒什么,点了点头,“确实是夫子告诉我的,没想到,流民之中,还有宋大人这样的英才,实在是玉龙河三村的荣幸啊!”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况且,我只是一个败军之将,不提也罢。”
宋时轮眼里掠过了一抹灰暗,摆了摆手,轻叹了一声道。
“宋大人此话差矣!”
李辰摇了摇头。
“嗯?”
宋时轮一怔。
“我倒是觉得,宋大人未抒之志,完全可以在这边关小村之中实际施展一下,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具象微观做起,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也诚邀宋大人与我一起,参与到共助合作社中来,就先治理这小小山村,福祉惠及这两千六百村民,如何?”
李辰笑问道。
却没想到,宋时轮摇了摇头,只是悲怆地一笑,“自变法失败、居正兄壮志未酬仙逝后,我也早已对朝廷乃至对这个世界失去了所有的憧憬与希望。
我早已看得明白,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从上到下,骨子里已经烂透了,非人力所能更改之。
我也悟透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想改变自己的,是强者。但想改变世界的,就是疯子。
我已经疯过一次了,不想再疯第二次。
所以,大执事,对不起,我无法答应你的请求。
抱歉。”
宋时轮长叹了一声道。
“宋大人所言差矣,就算这世界再是破破烂烂,可终究要有人来缝缝补补,这才是世界前进的动力。
而你有这样的能力,又何必这样消沉?你……”
李辰倒是没想到他已经这般灰退,摆了摆手,再次做着努力劝道。
可他话还没说完,宋时轮却只是凄然一笑,“大执事,你说得真好,并且,我也承认,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我这样的人,早已经废掉了,对一切早就失去信心和希望了,我真的不配与你为伍。
所以,请恕宋某不识抬举,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宋时轮说罢一揖,转头便走。
“哎,宋大哥,你咋走了啊?我好大哥可厉害呢,你就帮他一把呗?”
旁边的陈博一下站了起来,嘴里叫道,就要跑过去拽宋时轮。
可是,一只大手伸过来,扯住了他的手臂。
李辰抬头望向了宋时轮,微微一笑,“宋大人,既然你意已决,那我也不勉强,不过,我有首诗想送给你,若你觉得好,就转身,我们共议大事。若你觉得不好,那便自便,我以后依旧待若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