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江宁便在贵阳城开始耐心等待起来。
与此同时,贵阳城内的百姓都知晓朝廷钦差已到,城外还驻扎着十万大军,这让原本民风彪悍的贵州百姓再次感受到了朝廷的威严。
以往常与汉民百姓爆发冲突的土民,也都收敛了许多。
时间一晃过去了五日,秦良玉、老魏、朱由检等人返回贵阳。
江宁得知消息后,立刻亲自前往城门外迎接,贵州总兵鲁钦也一同陪同。
而巡抚王三善因忙着去给田氏搞事情,并不在贵阳城内。
不多时,江宁便瞧见前方军旗猎猎作响,大军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朝贵阳城行进。
随着距离逐渐拉近,江宁一眼就看到了秦良玉,她依旧如往常一样,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身旁还跟着一位年约五旬的中年将领,正与秦良玉交谈着什么。
江宁心中暗自思忖,这位中年将领想必就是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现任四川副总兵。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他曾率领两千白杆军北上支援沈阳,可惜最终因无援军而陷入死战,力战身亡,堪称忠勇良将。
如今,因自己的出现,秦邦屏阴差阳错来到贵州围剿安邦彦,也算是侥幸躲过一劫。
很快,双方人马碰面。江宁上前,热情地与秦良玉打招呼。
随后,秦良玉赶忙为秦邦屏引荐江宁。
秦邦屏一脸正色,沉声说道:“末将见过江大人。”
江宁笑着回应:“秦总兵不必客气。
先前因奢崇明之乱,将你调往贵州对付安邦彦,你辛苦了。
稍后本官定会将你的功劳上报朝廷。”
秦邦屏一脸严肃地答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家效力,末将不敢邀功。”
江宁闻言,会心一笑,心中不禁暗暗称赞,这才是忠臣良将的典范啊!
就在这时,江宁看到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身着铠甲,外罩红色锦袍,和自己一样,文武袖搭配,腰间还挎着宝剑,身旁跟着一位身着披甲的老者,身上还缠着绷带。
江宁仔细一看,不禁暗自惊呼:“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是朱由检和老魏?
他俩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不让他们上前线亲自领兵冲锋吗?
怎么弄成这样了?”
不过,瞧着朱由检似乎并无大碍,反观老魏,整个人显得十分憔悴,身上还挂了彩。
这时,朱由检与老魏也赶忙上前与江宁打招呼。
刚一见面,朱由检便一脸兴奋地说道:“二哥,你看我这身盔甲怎么样?
比起你身上这身,也不差吧?”
江宁微笑着点头,说道:“人靠衣装马靠鞍,殿下这身盔甲穿在您身上,可比我这身帅气多了。”
听到江宁的称赞,朱由检一脸骄傲之色,随后说道:“二哥,你是没瞧见当时的场景。
先前我领着皇明卫追击安邦彦,那安邦彦就跟丧家之犬似的,被我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要不是赵将军和曹将军阻拦,我当场就能把安邦彦活捉了。”
听到这话,江宁顿时一阵无语,心中暗自吐槽:这家伙果然和历史上一样,好大喜功,吹起牛来都不打草稿。
就在这时,身旁的老魏眼含热泪,看着江宁,哽咽着说道:“江大人,您可终于来了,咱家可算是盼到您了呀!”
看着老魏这副模样,江宁赶忙好言安慰道:“魏公公,这段时间您辛苦了。”
老魏闻言,顿时涕泪横流,哽咽着说道:“江大人,咱家这段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
说完,便泣不成声。
这时,一旁的朱由检有些心虚地说道:“那个……二哥,呃,咱们先进城吧,有事回去再说。”
江宁见状,便下令让兵马驻扎在城外,其余人则由锦衣卫保护着入城。
…………
众人返回巡抚衙门后,江宁便吩咐安排酒宴,准备宴请众人。
这时,江宁发现老魏一直紧紧跟在自己身旁,死活不愿离开。
于是,江宁便带着老魏来到偏房,想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刚一进偏房,老魏“哇”的一声,竟当场哭了出来,涕泪横流,哽咽不止。
江宁见状,一下子愣在当场,随即尴尬地上前安慰道:“魏公公,这段时间没见,您受苦了。”
没想到老魏听了,哭得愈发厉害,哽咽着说道:“江大人呐,咱家做梦都没想到,自己都这把年纪了,居然还有亲自领兵上阵厮杀的一天呐!
咱家虽说懂那么点功夫,可那也只是跟街头混混比划比划的程度,从来没真正上过战场跟敌人拼杀呀!
结果如今却被赶鸭子上架,硬生生给逼上了战场。”
江宁闻言,又是一愣,不解地问道:“魏公公,先前我不是已经下令了吗?
不许殿下和您上阵冲锋啊!”
哪知道听到这话,老魏哭得更激动了,一脸幽怨地说道:“江大人,您先前下的命令只是不许殿下上阵冲锋,可压根没提咱家呀!
结果殿下不能上阵冲锋了,就硬逼着咱家带着四千皇明卫上阵冲锋。
原本咱家就想着做做样子,毕竟有秦都督、曹将军、赵将军他们这么多人在,怎么着打仗这事也轮不到咱家呀!
但谁能想到,那四千皇明卫一上战场,跟疯了似的,直接就玩命往前冲。
咱家莫名其妙就被卷了进去,前段时间更是差点被安邦彦的叛军给围住了。
幸亏在紧要关头,曹将军和赵将军领兵杀到,才把咱家救了出来,不然咱家这把老骨头可就真得交代在这儿了。”
江宁听完,只感觉脑袋“嗡”的一下。
仔细回想自己先前发的公文,好像确实只是不让朱由检冲锋,没提到老魏。
谁能想到朱由检这老六居然把老魏逼上战场,还让他带着皇明卫冲锋。
更没想到一仗未打的皇明卫上了战场竟如此疯狂。
随即,江宁满脸歉意,好言好语地安抚了老魏一番,并表示如今自己来了,老魏再也不用提着脑袋上战场玩命了。
老魏这才止住了哭泣。
随后,酒宴准备妥当,众人纷纷到场。
由于巡抚王三善此时不在贵阳城,便由总兵鲁钦作陪。
席间,众人有说有笑。
江宁趁机向秦良玉询问叛军当下的情况。
秦良玉胸有成竹地说道:“大人请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只要大人一声令下,一月之内,便可将安邦彦及其麾下人马全部剿灭。”
江宁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愈发庆幸自己把秦良玉调了过来。
不然,以曹文昭和赵率教的能力,虽说也能剿灭安邦彦,但难度肯定要大得多。
原因无他,京营士兵并不熟悉山地作战。
如今战事能进展得如此顺利,多亏了秦良玉及其麾下的白杆兵,还有先前从四川征调的五万土司兵。
不然,单凭朝廷现有的这些兵马,虽说在人数上占优势,但无疑会受到地理因素的极大限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纷纷告辞离去,江宁也回到自己下榻的院落。
就在这时,李若琏满脸激动地匆匆找到江宁,说道:“大人,山东传来消息了!”
江宁神色顿时一喜,忙问:“什么消息?”
李若琏随后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密报递过去,说道:“大人,老许和小高已经汇合了。
如今小高更是打入敌人内部,要不了多久,就能拉老许入伙了。”
江宁接过密报,仔细查看起来。
片刻之后,笑着说道:“小高果然不负众望,到底是江湖出身,经验丰富。”
随后,李若琏笑着附和:“小高确实是咱们锦衣卫新人当中最能干的。”
江宁笑了笑,接着说道:“老李,立刻通知小高,让他想办法在敌人内部取得一定的话语权,然后再设法把老许拉到自己麾下,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李若琏点头称是,随后匆匆离开。
………
与此同时,王三善火急火燎地赶往思州,与其他六家土司取得联系。
见面之后,他添油加醋地说道:“诸位,如今可是出大事了!
田中文得知朝廷钦差、四省总督江大人到了贵阳城,立刻就找上门去,说要出兵协助朝廷剿灭安邦彦,还亲自向江大人讨了调兵的公文。
他这分明是想借着朝廷的名义,趁机整合你们六家的兵力,然后再将你们一并吞并啊!”
听到王三善这番话,其他六位土知府当场就坐不住了。
毕竟他们六家好不容易从田氏当中独立出来,各自坐镇一方,当起了土霸王。
这些年,田中文一直对他们心怀吞并之意,只是碍于各种因素,始终未能得逞。
要是这次田中文以朝廷为靠山,真把他们六家都吞并了,那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心甘情愿。
虽说大家同属田氏一族,但彼此之间显然是各怀心思,根本不是一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