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对大家来说都是没有损失的。
上面的将军对陈知文的这个俱乐部不承认,但是同时也不会去否认。
因为这不会影响到他们,同时他们还打算对陈知文的俱乐部进行利用。
前线的战事持续了几个月,现在日军上层开始想去搞一些小动作。
生化武器在这时候是否能派上用场?
石井三郎的部队到现在为止已经花费了超过一千万的科研经费。
之前石井部队快要研制出武器了,但是结果遇到了陈知文挖墙脚。
在陈知文的捣乱下,石井部队的科研进展被严重推迟。
结果就是现在才完成初步的制造。
石井部队现在利用芥子毒气研制出毒气弹。
石井三郎这时候是信心满满,在他看来,这个毒气弹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研制成功的最顶尖的武器。一旦运用到战场上,说不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去消灭对面该死的国军。
在这样的想法下,在武器研制成功之后,他就立刻向上面要求,要求带着自己的武器参加战斗。
石井三郎这时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这次不仅要一雪前耻,同时还要报复以前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石井三郎现在是迫不及待的,因为只要证明自己的芥子武器是有效的,那自己升官发财的梦想就在眼前。
更关键的是,为了在陈知文面前专门打脸,他还特意将武器的实验场地设置在华中派遣军的前线战线,也就是鄂城战线上。
华中派遣军的高层对于战事一直都是非常担忧的。
虽然说自己是在不断的胜利,但是战线推进的同时还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就是士兵的消耗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这就像那个泳池放水问题一样。
一边漏水,一边放水,泳池里的水什么时候能放光。
华中派遣军方面,现在遇到的就是这个难题,虽然说后方的预备役士兵在不断的编入前线的部队,但是士兵增加的速度总是跟不上士兵消耗的速度。
再这样下去,派遣军就要无人可用了。
更关键的是,随着老兵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前线士兵的战斗力也是在一点一点的下降的。
新兵终究还是不如老兵的。
新兵一般来说只接受过一年的正规军事训练,但是之前的老兵可是接受过战争的洗礼的。
从上海到鄂城,老兵已经死光了。
不管你有多么硬的命,到这个战场上终究还是有适合你去死的方式。
虽然高层对士兵不重视,但是关键是军队不能没有士兵。
三个多月的战争,让士兵疲惫,让高层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大家都想找个机会,让战争尽快结束。
在这样的情况下,石井三郎宣布自己的生化武器已经研制成功,现在需要在前线进行实地的实验。
华中派遣军的高层一开始是有疑虑的,因为生化武器的使用效果对谁都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这中间出现差错,那前线的士兵也要受到生化武器的威胁。
但是石井三郎下了保证书,保证自己的武器绝对是万无一失的。
在石井三郎的保证下,上级终究还是同意让石井三郎带领自己的石井部队,去前线试验一下所谓的生化武器。
石井三郎现在非常兴奋。
原本的石井还算是有点理智的,但是在被陈知文摆了一道之后,石井的理智就全都变成了偏执。
石井的前途原本是非常光明的,作为少将,只要为帝国完成生化武器的研究,自己就能功成名就。
原本他在不久之后就能担任中将,但是这一切都被一个混蛋给毁掉了。
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蛰伏之后,石井三郎终究还是得到了机会。
陈知文在研究所成立之后就没有去过多的关注石井三郎,但是石井三郎是一直在关注陈知文的情况。
他非常关注陈知文的情况,知道陈知文在南京的小日子是异常潇洒的。
陈知文的生活越好,石井三郎就越愤怒。
现在,轮到他去宣泄愤怒了。
想在前线使用生化武器,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生化武器不是普通的武器,如果在自己这边发生泄露,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且生化武器也不是随便就能使用的。
使用这种武器,要考虑到战场上的方方面面。
首先就是地势。
生化武器一般都是气体或者是液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向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散播毒气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而且在使用生化武器之前,还要考虑一点更重要的事情。
风向。
风要是突然改变方向,向自己的阵地吹过来,那生化武器的威力将会直接应验在自己人的身上,这绝对是一种灾难。
石井三郎需要和华中派遣军进行一系列的沟通,争取更加紧密的合作,将生化武器的实战实验做得更加完美。
石井三郎希望华中派遣军这边能派人和他对接,因为他有一系列的需求需要这边的配合。
于是上面就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陈知文。
主要还是因为华中派遣军的高层们心里有点害怕。
在找遍了全军队的人才之后,他们才找到陈知文这一位对生化武器这方面有研究的军官。
于是就让陈知文作为双方之间的联络官。
这样的好事居然也能轮到自己?
陈知文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
对于亲爱的石井三郎少将,陈知文一直想对他说一声感谢。
是石井三郎的无私奉献让·现在的研究所是蒸蒸日上。
石井三郎可真是个好人,居然愿意将自己手下的人才都贡献给自己。
陈知文认为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人家的希望,一定要好好的报答一下石井三郎。
“关东军的石井三郎少将你应该是不陌生的,所以我们希望你可以充当双方的联络人。”
所长大人是一大早就将陈知文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的。
对这次行动,所长大人实际上是相当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