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高振虽然不怂,但是并不是一个犟种。于公于私,他都应该给蓝玉赔礼道歉然后打开城门。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但是蓝玉的大军仍旧是不原谅的态度,进城门的时候,蓝玉的征北大军一个个趾高气扬,恨不得就用鼻孔看人了。这要是没有蓝玉和军令的限制,他们也许直接就会把唾沫吐到人家守军的脸上。
但凡有功劳的人,都会骄傲。而且骄傲的程度和功劳大小成正比,和个人智商成反比。蓝玉的远征军打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仗,所以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如此忌惮骄兵悍将的原因。他们自恃功高,常常不懂节制,不会收敛,靠着自己有功劳就欺压别人。打仗的时候,他们是一支利箭。但是和平的时候,他们就变成了一根刺,让朝廷和社会都苦不堪言。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大明战功最大的是徐达,但是他基本上就没有犯过什么错,也没有骄纵之气,所以才会得到朱元璋无条件的信任。他被称为大明的长城,也是真正的大明战神,但是这徐达居然人品都没什么缺陷,这就让其他人就有些无地自容了。就好像冯胜,他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是一个很出色的将领,但是在洪武年间,他也只能排到三四名。当然不是因为他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徐达常遇春太过优秀了,人家打仗不仅赢,而且还不惹祸。所以跟他们二人一比,冯胜犯的小错误在朱元璋看来也就比较严重了,这也导致冯胜在往后的岁月里都长叹:既生达何生胜啊!
蓝玉此时也是有骄纵之气的,毕竟他刚刚完成了封狼居胥的伟大壮举,达成了武将的最高荣誉,而且还把北元直接就给打散了。他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不飘?但是朱标在他出征前找他谈话,给他的劝慰,就好像是一面镜子,让他无时无刻地都会冷静思考,反思自己。如果没有朱标,那他现在将会闯出了三大祸事。
第一,私占天元帝妃嫔公主,这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但是肯定会让朱元璋不开心。自己在他心中的评价难免降低。
第二,私吞私分北元金银财物,这也是朱元璋的大忌讳。
第三,也就是昨天晚上炮轰喜峰关。如果这炮真的开了,那就是给朱元璋一个杀自己的理由。等到他功高盖主,或者没用的时候,朱元璋可以直接把这事情拿出来说,给他扣一个造反的帽子。到时候他也只能任人宰割。
说到底,朱元璋是朱元璋,朱标是朱标。蓝玉是朱标的妻舅,却不是朱元璋的。朱标对他推心置腹,多有容忍,并不代表朱元璋也会。所以他做人做事还是要收敛一些,要不然可能就等不到朱标继位,自己大展拳脚了……
越过了喜峰关,接下来的路程都很顺利,蓝玉也终于抵达了应天。刚到应天,蓝玉就受到了朱元璋的隆重迎接,因为他捕鱼儿海一战的军报,朱元璋早就已经收到了,只能说满朝文武都在期待着他凯旋。朱元璋兴奋之余当即下令,将举行庆功宴和受封仪式,定在了三天后。而这三天时间,就是让蓝玉去准备准备了。
蓝玉到了应天第一件事,就是交出了兵权。既然仗已经打完了,那你也就别再带着二十多万大军了,直接交给兵部吧!朱元璋不愧是带过兵的人,他深知蓝玉大军此时已经生出骄纵之心,于是他直接打乱了原有的编制,将大军分开。基本上人人都得到了升迁,但是却没得到实权,反而被送去其他的各个地方。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是高明。
蓝玉回到应天的第二件事,就是缴纳战利品。七万多俘虏,包括北元的王公贵族,天元帝的公主妃嫔,悉数交给了朱元璋处理。而缴获的金银细软,几万头牛羊,也都交给了朱元璋。为什么是几万头牛羊呢?毕竟人家大军一路上也要吃喝的嘛,少了几万头也可以理解。然后蓝玉又跟朱元璋汇报了一下关于每人赏银十两的事情,朱元璋直接就拍板同意了,甚至给涨到了每人二十两。毕竟蓝玉几乎把北元的家底都给搬回来了,区区四百万两银子,还真的只是一笔小钱。
至于蓝玉回到应天的第三件事,那就是去拜见太子朱标。他越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就对朱标越佩服。他觉得朱标已经超越了神机妙算的范畴,好像直接窥探天机然后剧透了。要是没有朱标的劝慰,他还指不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呢。就像朱标说的那句:打完了这一仗,才是更艰难,更要注意的时候。蓝玉也深有感触。
这些天想要来拜见蓝玉的人简直是太多了,蓝玉府上的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但是蓝玉以征战太累为理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转身就在夜里,偷偷去见了朱标。
蓝玉这次可给朱标带了份大礼,他直接让人塑了个朱标的金身。虽然不是等比例的,但是纯金所塑的金身也壕无人性。但是朱标看了这份礼物却开心不起来。
“蓝玉大将军,你这是……”
“我这一路,如履薄冰!如果没有太子殿下的劝慰,我必将铸成大错,所以蓝玉是特地来报恩的!”
朱标挠了挠头。
“这个报恩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不用给我塑个金身吧!这报恩方式有点太硬核了,毕竟我还活着呢,还不用把这东西摆在庙里……”
“那就请太子殿下放在殿内,然后让儿子和女儿每日都来参拜,也可以上些供果和香火什么的嘛!”
朱标:“大可不必!活人用不着香火!等我没了再来这一套吧!我觉得我还能活挺长时间!”
“那我这金身已经做好了,该怎么处理呢?”
朱标直接打了一个响指。
“这还不简单嘛,直接融化了做成金锭金条,折现岂不是更好。到时候你一半我一半,岂不是比现在这只能看和上香要好得多!”
蓝玉听到朱标这么说,也面露为难之色。
“这已经铸成了太子殿下您的模样,这时候再给融化了,是不是寓意不太好?”
朱标直接一摊手。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老话说得好,百无禁忌!你要是觉得为难,那我到时候派人去化成金锭金条,然后到时候送到你府上就是,来点实惠的不好吗?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人家发现的。要不然到时候再传出些谣言,说什么太子殿下与蓝玉将军之间不只是亲情,还有恶俗的金钱交易,那就不好听了!”
蓝玉听得一头雾水,但是还是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有劳太子殿下费心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蓝玉跟朱标讲述了这一次出征的所有遭遇。作为穿越者,朱标当然知道故事走向,但是从当事人口中听到了具体细节,他仍然觉得有点震撼。等蓝玉说到封狼居胥的时候,朱标觉得自己心中的豪气也被点燃了。毕竟这可是武将的最高荣誉,古往今来能做到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自己也算见证了历史了。不过他最在意的还是战争过后,蓝玉的表现。毕竟这可是朱元璋对他的重要评判奖励标准。
“打完仗之后,你没对人家俘虏做什么吧?天元帝倒是跑了,但是人家妃子什么的还在,还留下一堆金银细软,你应该没动吧?”
蓝玉也长舒一口气说道。
“我正要说这件事情呢!本来,打完仗我们都有点放松。太子殿下您也知道,我们这些打仗的都不拘小节。打完了仗也想要有人作陪。当时副将王弼刚提议要找天元帝的公主妃子来作陪,我就想到了您对我的劝告,直接就拒绝了。而金银细软我也分文未取,全都运回来了,都让皇上处理了。”
朱标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到底是我的舅舅啊!还是有智慧的!你别忘了,我父皇的眼线可是无处不在的。你以为贪墨了点战利品,或者和人家妃子公主有染没人知道,但是没准这事早就传到我父皇耳朵里了,他虽然当时不说,但是后来都会一起算账的!可千万不能因小失大啊!”
蓝玉点了点头,他也是越想越觉得朱标说得在理。很多时候,将领们都以为自己干的那些勾当朱元璋不会知道。可他真的不知道么?那冯胜当时也是偷摸搜刮财物和美女啊,甚至连蓝玉都不知道,但是朱元璋却知道了。这是何等的手眼通天啊!
“那夜晚遇到了城关了吗?你不会掏出大炮直接轰他了吧?”
一提到这个事,蓝玉都要对朱标五体投地了。
“太子殿下,我觉得您直接去开个算命摊子吧!简直太准了,我前些日子就到了喜峰关,正好是深夜,当时大军已经疲惫不堪。我们让喜峰关的守将给开门,让我们进城休息,但是那家伙轴得很!说什么也不肯给我们开门,我手下的士兵已经上头了,恨不得直接把喜峰关给端了!我当时也气血上涌,吩咐人把红衣大炮拉出来……”
看着蓝玉略显羞愧的模样,朱标也慌了,毕竟上一世审判蓝玉罪行的时候,攻打喜峰关可是大罪,这家伙要真给喜峰关来一炮,那这罪过可就大了啊!
“你不会直接开了炮了吧?那上面可是咱大明的守军,不是敌军啊!你要是这炮火一响,那直接就变成反贼了!你难道忘了我的劝告了么?夜遇城关需久坐,这还不够简单直接么?也不对,要是你冲着喜峰关开炮了,那消息肯定会传回应天了啊,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玉嘿嘿一笑。
“在士兵即将点火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您的劝告,直接一脚把他踢飞了,然后就在城外将就了一宿。”
听到这话的朱标长叹一口气,自己还是改变了历史,看样子蓝玉这次的封号也会有所不同吧。
“但是太子殿下,那喜峰关的守将武高振实在是太气人了,他居然说自己都是秉公处理,为了大明安危。我倒是很欣赏他的态度,但是这个人实在是死脑筋。临走了我们两个互相放了狠话,反正就是要您跟皇上决断吧,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这……”
朱标也陷入到了两难困境,毕竟这喜峰关守将确实没错,但是蓝玉也没说错啊。这武高振是很有原则,但是不会变通,冷落了大明的功臣。只能说这道题怎么选,都不是绝对的正确答案。
“我还是先汇报给父皇,然后让他决断吧!毕竟我现在只是太子,要学的也还不少。我父皇是人中之龙,而且老而成精,他一定有公平公正的解决办法!”
蓝玉:“有这么说自己爹的么?不过我也确实觉得,只有皇上才能处理好这件事。这段时间我还是低调些,除了您这里和我姐夫那,我其他什么地方都不去!”
朱标嘿嘿一笑。
“人怕出名猪怕壮,你蓝玉大将军现在名气太大了,就怕你想低调,人家也不给你这个机会啊!”
……
夜里,朱元璋也在寝宫里听着锦衣卫的汇报。如果蓝玉在这里一定会万分吃惊,因为这锦衣卫竟是出征时,和他寸步不离的亲兵,朱元璋的锦衣卫居然一直都在监视他。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听从朱标的话,那他的所作所为,都将落入朱元璋的耳中。
听完了锦衣卫的详细奏报,朱元璋也心生疑惑。
“蓝玉这小子莫非转性了?朕记得这小子以前挺狂的啊!朕还打算借着这次机会,揪出他的毛病,好好敲打一番!没想到这连扣细节都扣不出来。这小子怎么一下从刺头变成了模范将军?难道是徐达给他托梦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