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彻底被激起了好胜心。
男人,不能被人比下去!坚定.jpg
赵匡胤明白自己的缺点,单单只是没有把大宋带上统一之路,就足够让他的历史评价大打折扣。
赵匡胤觉得,自己被比下去还算是理由充足,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被比下去,那就太不应该了吧?
唐太宗李世民哎,那是后世多少皇帝的白月光和榜样啊!
超过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同样将李世民看做榜样的赵匡胤打起精神,准备随时随地挑朱元璋的毛病!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眼神炯炯,呵,本来二凤只是想看后世皇帝的热闹,顺带着借鉴一下后世的各种制度。
但是现在嘛,他彻底记住朱元璋这个人了!
还有这个叫康熙的,你想要作秀,那你大大方方的夸不就行了?捧一踩一算是怎么回事啊?
哦,还不是捧一踩一, 而是捧一踩二!!
怎么,他就活该当这个垫脚石吗?有没有问过他的意见啊!
明太祖朱元璋是汉人的祖先,难道他这个唐朝的太宗就不是汉人的祖先了吗?
眼露杀气.jpg
哼,比粉丝,他李世民还从来没输过!!
来战!!
洪武年间。
明太祖朱元璋被这四个字说的有点不好意思,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榜样,她是很喜欢这位皇帝的,没想到后面竟然会有人认为他的功绩要超过唐太宗!
只是,随着天幕上堂唐欣欣的解说,朱元璋的脸也越来越黑。
哦,感情你写这么几个字,就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你们满族的统治?
不愧是诡计多端的鞑子,心眼子就是多!
唐太宗多厉害的一个人啊!就算是自信满满的朱元璋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超过他!
若是他比不过唐太宗,却有这样一块石碑流传于世,大家会不会觉得他朱元璋夸大其词,好大喜功,过分夸耀自己的功绩?
这样他们大明就有了污点!
这样就显出清朝推翻明朝的正确性!
可恶,果然是狡诈的鞑子,竟然能想出这么阴损的主意抹黑他的名誉!!
康熙看着天幕上的那块石碑非常满意,虽然这一系列的行为确实有笼络人心的成分在,但是说真的,康熙是正经很喜欢明太祖朱元璋的。
不然的话,明十三陵就在清朝的首都北京,为什么他不去修缮歌颂这些人呢?
康熙也知道李世民的厉害,但是在他的心中,明太祖朱元璋确实是一位能够跟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提并论的皇帝。
至于那些什么故意作秀,哼哼,他能作秀做成这样也很不容易啦!
康熙相信,自己手下的大臣们还是比较知情识趣的,知道什么该重视,什么该忽视!
康熙皇帝正美滋滋的捋着胡须看自己完美的题字,突然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康熙身边的大太监魏珠赶紧拿着手帕呈递上去。
康熙狐疑的看看周围:总觉的有人在骂他,是错觉吗?
【看完了御碑亭再往前走,我们就能看到一些断壁残垣,上面则是一座红色的建筑。】
【这便是祭祀明孝陵的时候最重要的建筑,享殿。】
享殿遗址
【享殿中供奉着朱元璋和他的妻子马皇后的牌位,还有一系列朱元璋的妃子,死后也是被供奉在这里的。】
【当时,后世的明朝皇帝想要祭祀朱元璋,也是在这座大殿中进行。】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断壁残垣,都是明孝陵原有的享殿遗址,这座红色的建筑被称为小享殿,原来的享殿早就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被毁掉了。】
小享殿
【这座小享殿,是后来在同治时期,由当时的清政府主持建造的。】
【小享殿为三间,长大约11米,进深大约17米.】
【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房子也已经很大了,但是对于当时的一国之主,九五至尊的朱元璋来说,那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按照明朝历史记载,这间享殿在明朝时应该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大豪宅,象征着朱元璋九五至尊的地位,这般雄伟的建筑,也消失在了在战火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不是说清朝最喜欢给明朝皇帝修缮皇陵了吗?怎么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放在这里,清朝竟然不要啊!}
{会不会是嫉妒朱元璋的功绩,故意的?}
{应该不会吧,清朝应该还不至于这么小心眼吧?}
{楼上的几位别在这瞎讨论了,看看时间啊,同治时期可是慈禧老妖婆当家!}
{慈禧?那没事了,我可能知道为什么这个享殿这么小了!}
{我也!}
{慈禧一出,谁与争锋啊!猫猫摇头.jpg}
天幕上的弹幕仿佛约好了一般都说自己已经明白了,但是这种心照不宣对于万界中人来说,那可是抓心挠肝的啊!
这个慈禧又是谁啊?
为什么一说是她当政,大家都默认了这种离谱的事情竟然变成了常事啊?
这一刻,所有古人都化身为急急国王,就想知道其中的缘由。
看热闹正精彩的时候,突然开始打哑谜?人干事儿?
汉武帝刘彻更是急得一把抓住了卫青的手:“仲卿啊,这个天幕也太会吊人胃口了,要不朕发个弹幕问一下?朕真的很好奇啊!”
【哈哈,有些友友们确实聪明,一提起慈禧,大家就都知道为什么了。】
【众所周知,慈禧这个老妖婆,一直都在现代人厌恶榜前列居高不下。】
【看看慈禧干的那些事,大家也该知道为什么了。】
【为了给自己过生日挪用军费的慈禧,怎么可能会拨钱给前朝的皇帝重建享殿啊!】
【这座享殿被毁之后,是曾国藩上书请求重建,本来是老曾的预算是二十万两的!】
【二十万两对比当初明朝修建这座宫殿时的经费当然也是大大不足,但是想想当时的清朝,能拿出二十万两白银,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只是穷奢极欲的慈禧怎么会愿意给出这么多钱呢?】
【经过了一番扯皮,曾国藩想要的二十万两,最终被慈禧削到了720两,没钱就只能建这么个小享殿让明太祖凑活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