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锦月点点头。“呼延公子,请。”
茶肆简陋,几张木桌,几条长凳。程锦月选了角落的位置坐下,要了壶粗茶。李云旗在他对面落座,双手紧握茶杯,指节泛白。
\"现在可以说了。\"程锦月给自己斟了杯茶,茶汤浑浊,他未动一口。
李云旗深吸一口气:\"公子可知清河镇姓古的姑娘在施粥放粮?\"
程锦月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但很快恢复平静:\"略有耳闻。\"
\"那古姑娘原本前几日在镇东土地庙前设粥棚,救济贫苦百姓,昨日又发放粮食。\"李云旗声音压得更低,\"表面看是善举,实则...另有蹊跷。\"
程锦月不动声色:\"哦?\"
李云旗从怀中掏出一本薄册,翻开其中一页推给程锦月:\"这是在下记录的。每次施粥后,总有百姓面色苍白,三五日方能恢复。更奇怪的是,他们全不记得在粥棚内发生了什么。\"
程锦月扫了一眼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日期、人名和症状,字迹工整有力。他抬眼看向李云旗:\"你亲眼所见?\"
\"正是。\"李云旗点头,\"前日我假装领粥,混入其中。那古姑娘将人引入隔间,说是另有补汤相赠。实则...\"他喉结滚动,\"她取人血液,已收集不少。百姓饮下所谓的'补汤'后,便昏昏沉沉,清醒后记忆全无。\"
李云旗深吸一口气,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然后说道:“昨日古姑娘改在镇门口赈挤灾民,我和老仆一起去领粮食的时候,当时我突然肚子疼痛难忍,便想找个偏僻的地方解决一下。然而,当我路过隔间时,却发现领完粮食的人都进入一个奇怪的棚子,其中也包括和我一同前来的老仆。后来,老奴出来后,我询问他为何放血,他却只是说只是不小心手腕受了伤,其他的事情一概记不起来了。”
程锦月指尖轻叩桌面。古媚儿——战王战慕辰的红颜知己,果然没有看错,竟在暗中收集百姓血液?此事必有蹊跷。
\"李公子,这种情况你应该向里正禀报。不应该找我这个毫无权利的路人。\"程锦月淡淡道。
李云旗苦笑:\"公子有所不知。我向里正提过,借着施粥送粮收集百姓鲜血。并且百姓喝完补汤会失去这段记忆。但里正并不相信,说既然古姑娘有救济粮发放,不管多少,不要因为少而对她有偏见。\"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愤懑:\"里正还说,古姑娘靠山强大,我等招惹不起。\"
程锦月眼中寒光一闪。靠山?指的自然是战王战慕辰。这位手握重兵的王爷。
\"所以你找上我?\"程锦月反问,\"就因我路过此地?\"
李云旗直视程锦月:\"公子在呼延家地位必定显贵。在下虽一介书生,却也读过《世家录》。呼延家世代监察天下异事,专管权贵不法。\"
程锦月瞳孔微缩。她都不知道外祖家有如此底蕴,原本自己也是要揭发古媚儿,可以行径。
\"眼力不错。\"程锦月终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但你可知,古姑娘的靠山是谁?乃当朝战王,你可怕?”
李云旗挺直腰背:\"在下不怕。家父生前教导,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清河镇百姓无辜遭难,我不能坐视不理。\"
程锦月凝视着眼前这个书生,从他眼中看到了读书人特有的倔强和赤诚。这样的人,要么早死,要么成大器。
\"古媚儿下次施粥在何时?\"程锦月突然问。
\"明日午时。\"李云旗眼中燃起希望,\"公子愿意插手此事?\"
程锦月放下茶杯:\"呼延家不管闲事,但若真如你所言,古媚儿以邪术害人,背后又有战王撑腰...\"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便不是闲事了。\"
李云旗大喜,刚要道谢,程锦月抬手制止:\"先别高兴太早。此事凶险,你需听我安排。\"
\"但凭公子差遣!\"
程锦月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排在桌上:\"第一,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身份;第二,明日你需引我混入领粥百姓中;第三,无论看到什么,不得擅自行动。\"
李云旗郑重点头:\"在下明白。\"
\"现在,带我去看看那个土地庙。\"程锦月起身,丢下几枚铜钱结账。
二人离开茶肆,沿小路向镇东走去。暮色渐浓,远处传来犬吠声。李云旗边走边低声道:\"古姑娘每次来都带着四个护卫,看似普通家丁,实则身手不凡。\"
程锦月嗯了一声,目光扫过路旁破败的农舍。清河镇地处边境,连年战乱加上赋税沉重,又赶饥荒,百姓面黄肌瘦,眼中无光。
土地庙比想象中破旧,门楣上的漆早已剥落,院墙塌了半边。程锦月绕着庙走了一圈,在墙角停下,蹲身捻起一撮土放在鼻前轻嗅。
\"有血腥气。\"他低声道,\"很淡,但逃不过我的鼻子。\"
李云旗脸色发白:\"果然如此...\"
程锦月起身,突然耳朵一动,拉着李云旗闪到庙后。不多时,两个黑衣人从庙中走出,四下张望后匆匆离去。
\"不是普通护卫。\"程锦月眯起眼睛,\"步伐沉稳,呼吸绵长,是练家子。\"
李云旗紧张地问:\"我们现在怎么办?\"
\"回去准备。\"程锦月转身,\"明日你按我说的做。\"
回到镇上客栈,程锦月闭门不出,进入上古戒指,拿出从青霄门洞府拿来的书籍,认真看了起来,按书上所示,一包朱砂,几张黄符,一枚青铜小镜。咬破指尖,在符纸上画下繁复符文,口中念念有词。
符纸无风自动,泛起淡淡青光。程锦月额角渗出细汗,但眼神越发锐利。
“果然土地庙地上的血迹不简单……”
次日午时,土地庙前人头攒动。衣衫褴褛的百姓排成长队,眼巴巴望着庙前的粥棚。程锦月换了身粗布衣裳,脸上抹了灰,混在队伍中毫不起眼。
李云旗在不远处对他微微点头。程锦月眯眼看向粥棚——古媚儿一袭白衣,面纱遮脸,正温柔地为百姓盛粥。她身旁站着四个壮汉,眼神警惕地扫视人群。
\"下一位。\"古媚儿声音轻柔似水。
程锦月低着头走上前,接过粥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