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内一片风声鹤唳。锦衣卫们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他们的目标不仅局限于南直隶地区,其抓捕范围逐渐从南直隶蔓延至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无数无辜之人被牵连其中,一时间人心惶惶,整个江南地区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与此同时,江南的士子们纷纷行动起来。
岳麓书院、东林书院、鹅湖书院、万松书院、安定书院等几大着名书院联合起来,发出倡议,号召士子们罢考罢课,以表达他们对当前局势的不满和抗议。
他们甚至组织起来,浩浩荡荡地前往南京请命。
南京故宫门前,昼夜不息地静坐着数以千计的学子,他们高呼着要求释放钱谦益等文人领袖的口号,场面十分壮观。
然而,与士子们的积极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的官员们却表现得消极怠工。
他们对待燕王的命令敷衍了事,表面上唯唯诺诺,实际上却拖延不办。
但在面对到南京闹事的学子时,他们却表现得异常积极。
驿站里免费供应吃喝,马车、甚至佣人一应俱全,仿佛生怕怠慢了这些学子。
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凌睿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首先调集了东北地区大量的新学学子,以及河南、山东等地拥护朝廷的文人,将他们储备在南京。
这些学子们每日与江南的士子们展开激烈的辩论,试图以理服人,化解双方的矛盾。
与此同时,凌睿还秘密调派锦衣卫,搜集江南士子及书院的证据。
他们以隐匿田亩、非法买卖人口等罪名,逐步取缔各大书院,试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随后,凌睿又派出东北学子接管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各府。
每个知府都带着一百名护卫,专门执行抄家抓人的任务,手段之强硬令人咋舌。
在南直隶,每日都会下达一道行政公文,要求各地严格执行。
但凡执行不到位的知府,立刻被调到南京述职,由东北学子立刻补上缺位。
短短几天时间,经过几番换人之后,整个江南的官场风气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王的权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有兵。
对于那些不配合的官员,他毫不留情地予以罢官免职。
这些官员寒窗苦读数十年,如今却因为江南的钱谦益而遭受如此待遇,心中满是不甘与委屈。
江南乡绅以往惯用的发动百姓闹事的招数也逐渐失去了效力。
每当有百姓闹事,分田工作组便会立即到位。
带头闹事的百姓被关押判刑,而没有闹事的百姓则分田分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乡绅们因为约束乡民不力,被取消了免税待遇,同时还要清查历年积欠的账目。
经过这一番整顿,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
原本围在南京故宫门前的学子们顿时失去了兴趣。
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功名可能被取消,家产也可能被剥夺,谁还愿意留在这里招惹燕王的记恨呢?
很快,广场上的人群逐渐散去,只剩下一百余人。
此时,燕王派出士兵,将这些剩余的学子全数缉拿。
随后,他昭告天下,革除这些人的功名,取消一切待遇,永世不得为朝廷录用。
紧接着,凌卫明颁布了新政。
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苏、江西等地开始试点全民小学义务教育。
这一举措旨在打破学阀的垄断,开启民智,从根本上改变江南的现状。只有通过教育的普及,才能让百姓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摆脱学阀的控制。
孙永、孔生带领五万大军驻扎各省,配合新上任的北方官吏推行分田改革教育的新政。
杨廷麟、郭维经、吕大器、朱大典、王锡衮、张煌言、夏允彝担任各省巡抚。
长江以南地区免除一年赋税,核查各地粮仓库存,确保钱粮充足的情况下,再无百姓暴乱。
凌卫明见凌睿在世子府的一大帮属官的支持下,行事颇有章法,索性当了甩手掌柜。
一心扑在了搜集古籍、文玩、玉器、瓷器等上面,为了支持世子的行政,自己可是花了大价钱搞钱搞粮,系统里的余额早就快见底了。
燕王府特意从内卫里抽到一支队伍搜集珍奇宝贝。
这等消息不胫而走,正好给了江南文官们一个绝佳的机会。
被世子抓起来的各个大儒,谁家里没有成山的书籍古玩。
尤其是柳如是,为了救钱谦益出来,到处求人,不见效果。送了凌卫明一屋子的书画,这才换来免除死罪的承诺。
这日,钱谦益被关押两个月后,终于到了被释放的日子。
柳如是带着几个家人到刑部外面去接,只见钱谦益头发凌乱,满身污垢,距离十几步都闻到腥臭味。
走起路来,一步三晃,柳如是见状,赶紧跑过来扶着大哭起来。
“老爷,你总算是出来了。他们没有打你吧?”
钱谦益抬头看着天上久违的阳光,赶紧闭上了眼,让太阳好好晒晒自己。
半晌方大声喊道:“我们的后人,万不可再去涉足官场。多谢燕王大恩,钱某今后自当隐居山林,且请放心!”
进入马车,钱谦益看着身边只有一个老仆,随机问到:“夫人为了救我,只怕是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吧?”
柳如是擦了擦泪水道:“不如此,哪里还能把你囫囵个救出来。你看那万松书院的那几个,生生在站笼里站死,等把尸体赎回来,早就成了皮包骨。”
钱谦益哈哈大笑一阵:“夫人做得对,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你我寻一处田地,做个老农也比这日日劳心强得多。”
柳如是点了点头:“老爷,咱们就在南山的小院里过活就好,若是缺了银钱,奴家的诗词书画也可以换些银两。”
钱谦益就此隐姓埋名,凌卫明派了锦衣卫暗中监视,正好乡村里招收老师,改了名字当起了乡村老师。
消息传来,凌卫明只是点头:“钱谦益也算得了正果,把锦衣卫撤了吧,都那么大年纪的人了,翻不起什么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