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个求知欲爆棚的小弟子,脑袋里突然冒出个大大的问号,就像头顶上顶了个小蘑菇云。他瞅准了张仲景这位中医界的大神仙,像个小炮弹一样“嗖”地就冲过去了,满脸好奇地问道:“仙师呀,我老好奇啦,这病里头有一种叫霍乱的,到底是啥玩意儿呀?”
张仲景仙师一听,微微一笑,心里想着这小子问得挺有水平啊。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孩子啊,要是一个人又呕吐又拉肚子,这就叫霍乱啦。”
小弟子挠挠头,又问:“仙师,那是不是只要又吐又拉,就一定是霍乱呢?”
张仲景仙师哈哈一笑,说道:“这你可就问对了。霍乱啊,它是属于太阴病的范畴。一般来说呢,得了霍乱肯定会又吐又拉,但反过来,又吐又拉可不一定就是霍乱哦。为啥叫霍乱呢?这是因为身体里寒热搅和在一起,在肚子里乱成一团啦。热气往上跑,就导致呕吐;寒气往下走,就造成拉肚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人吃东西没个节制,把食物都堵在肚子的中上部分,往上涌就吐出来,往下走就拉出来,这种情况虽然也是又吐又拉,但可不叫霍乱哦。”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慢慢给您唠唠。先说说这中医里的太阴病。太阴啊,在中医理论里,就好比身体里的一个大仓库,主要负责管理脾胃。脾胃是干啥的呢?它们就像一对勤劳的小蜜蜂,一个负责把食物磨碎,一个负责把营养吸收,然后再把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要是这个仓库出了问题,那脾胃的工作就没法好好开展,身体也就跟着出毛病啦。
再来说说这霍乱。为啥说霍乱是寒热杂合混乱于中呢?您就想象一下,身体里面就像一个小战场,热邪和寒邪这两个“小坏蛋”在肚子里打起来了,搅得一团糟。热邪就像一群小火星子,性子急,往上冲,冲到嗓子眼儿,人就开始呕吐,就好像一个小火山爆发,把肚子里的东西都给喷出来了。寒邪呢,就像一群冷冰冰的小冰块,往下坠,让肠道像坐滑梯一样,把东西都快速地排出去,这就是拉肚子。这两个“小坏蛋”在肚子里你争我抢,身体能好受吗?肯定难受得直哼哼。
那为啥又说吐利不一定是霍乱呢?这就好比有时候,我们吃东西没个谱儿,暴饮暴食,或者吃了些不该吃的东西,把肚子里的“交通”给堵了。就像一条好好的大马路,突然被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堵住了,车(食物)没办法正常走,只能要么往前挤(吐出来),要么往后退(拉出来)。但这种情况和霍乱可不一样,它不是因为寒热打架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把肚子里搞乱了。
比如说,有个小伙子,夏天的时候特别爱吃冰淇淋,一下子吃了好几根,又吃了一堆油腻的炸鸡。结果没过多久,就开始上吐下泻。他以为自己得了霍乱,吓得不行。其实呢,他就是吃太多凉的和油腻的东西,把脾胃给搞坏了,这可不是霍乱。就像一辆车,一会儿加了太多凉水,一会儿又加了劣质汽油,发动机肯定得闹脾气。
再比如说,有个小姑娘,出去玩的时候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回来就又吐又拉。这也不是霍乱,而是食物不干净,让肚子里的“小卫士”们忙乎起来,通过呕吐和拉肚子把脏东西排出去。
从中医理论来讲,霍乱的发生,主要是人体正气不足,让寒热之邪有机可乘。就像一个国家,要是兵力不足,外敌就容易入侵。当寒热之邪进入身体后,打破了原本的阴阳平衡,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就出现了霍乱的症状。
而那些因为饮食不节导致的吐利,是因为脾胃这个“小管家”一下子收到太多“任务”,忙不过来了,只能通过吐和拉来“清理门户”。这就好比一个小商店,一下子来了太多顾客,店员应付不过来,只能先把一些东西往外推,好让店里恢复秩序。
那怎么区分到底是不是霍乱呢?这可有点讲究。除了看又吐又拉这个症状,还得结合其他表现。霍乱一般来势汹汹,吐和拉的症状比较严重,而且可能会伴有腹痛、四肢冰凉等症状。就像一场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但破坏力不小。而饮食不节导致的吐利,相对来说症状可能没那么严重,而且一般没有四肢冰凉这些情况,更像是一场毛毛雨,虽然也让人不舒服,但没那么吓人。
要是不小心得了霍乱,或者出现了吐利的症状,该咋办呢?别急,中医里办法多着呢。
先说饮食方面,不管是霍乱还是普通的吐利,这时候脾胃都很虚弱,就像一个累坏了的小孩,需要好好休息。所以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这小米粥就像一个温柔的小护士,能慢慢地滋养脾胃,给脾胃补充能量。还有山药糊,山药可是脾胃的好朋友,煮成糊吃,能让脾胃舒服很多。千万别再吃那些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了,不然就像给生病的脾胃再补上几刀,让它更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