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瓦莫洛夫斯基此次率领的使团。
规模相较于上次扩大了一倍。
使团不仅携带了更为丰富的珍贵礼品,还带来了大量钱财。
好东西自然是准备献给天武皇帝朱慈烺,以表诚意。
而钱财则有着两个重要用途,一方面可用来收买贿赂官员,为使团行事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重蹈上次的覆辙——若大明朝廷依旧每天只给他们提供开水和每人一个馒头。
手上有钱,他们便能自行购买食物,不至于饿肚子。
所以,沙皇俄国使团一抵达京城,便立刻施展“钞能力”,在京城大肆采购粮食,确保使团成员的饮食无忧。
同时在采购粮食及各类物资的过程中。
以伊利瓦莫洛夫斯基为首的使团成员,四处与当地人套近乎,试图从他们口中打听大明朝廷各方面的消息。
他们已然意识到,之前对大明朝廷的了解实在太少,急需获取更多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谈判。
然而大明朝廷岂会坐视他们肆意妄为?
沙俄使团成员所到之处,总有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如影随形。
美其名曰是为友邦成员保驾护航,实则另有深意。
锦衣卫还堂而皇之地告知对方,京城近来出现了一帮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若没有锦衣卫的保护,一旦发生任何意外,大明朝廷概不负责。
这哪里是什么保护,分明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可偏偏大明朝廷这招阳谋,让沙俄使团的人无法拒绝。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拒绝之后会不会真的遭遇不测?
搞不好真会横死街头的。
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商人或其他人员,看到锦衣卫就站在旁边,哪还敢乱说话?
除非是真的不要命了。
因此,面对沙俄使团成员的各种问题,大家纷纷选择一问三不知。
如此一来,沙俄使团的第一个计划,就这样直接夭折了。
反而是沙俄使团的这些举动,暴露了他们底气不足的事实。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等人无计可施,只能向礼部官员递交国书。
并急切请求尽快展开谈判……
……
礼部尚书吴麟征得知此事后。
赶忙将情况向朱慈烺详细汇报了一遍。
朱慈烺听后不禁笑道:“这些茹毛饮血的家伙,搞外交和情报的手段实在太过幼稚。他们再次派使团前来,便已然暴露了真实意图。就这点手段,还想耍什么花招?
吴爱卿不必理会他们,先晾他们一段时间再说。如今我们已占据优势和主动权,不用着急。”
吴麟征恭敬地说道:“陛下英明,臣明白该如何做了。”
朱慈烺微笑着继续吩咐:“这一次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让他们能安稳的待久一些。另外,你配合锦衣卫的人,安排可靠的人与他们接触,尽量多了解一下沙皇俄国的情况。”
吴麟征赶忙应道:“陛下英明,老臣遵旨……”
定下应对策略后,大明朝廷上下的官吏对沙俄使团皆爱搭不理。
这可把沙俄使团的人急坏了。
他们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如同无用功,根本收集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偏偏大明朝廷礼部的人对他们不理不睬,送上的好东西和钱财倒是照单全收,可就是不办实事。
其实朝廷的官员都是奉旨受贿。
收了好处之后是要交上去的。
否则他们哪敢公然收受好处啊?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思来想去,实在没办法,便决定四处去逛一逛。
亲自去观察大明帝国的真实情况,或许这样能收集到一些有用信息。
就这样,他们逛着逛着来到了火车站。
当看到冒着浓烟的火车缓缓驶进车站,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等人瞬间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明朝廷竟如此发达,居然制造出了火车这般先进的东西!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算是使团中比较有学识的人,他心里清楚,火车的制造不仅仅关乎技术,更涉及到一整套成熟的产业体系。
若没有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即便掌握了相应技术,也绝无可能造出火车。
而且制造火车、修建铁路所需的花费堪称天文数字。
这从侧面充分说明了如今的大明帝国,财力雄厚到了何种程度。
拥有雄厚的财力、先进的技术以及完整的工业体系。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瞬间明白了,为何明朝大军能配备那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
虽然他们尚未与明军爆发大规模战斗,但逃到沙俄境内的人不在少数。
像卫拉特盟部落三大头领之一的蒙克,以及和硕特汗国的始固可汗与索南群培,都已进入沙俄。
始固可汗他们自然为沙俄高层,提供了不少关于明朝大军武器装备的消息。
所以沙皇俄国的高层对明军使用的各种大杀器,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和他的几位副手。
望着车站里的好几列火车,以及那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路,心底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面对如此强大的大明帝国,他们沙皇俄国还有取胜的希望吗?
双方在技术、实力和财力等方面,都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这样的差距,还怎么打?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甚至想立刻回去,劝说阿列克谢一世干脆投降算了!
但他心里明白,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以及沙俄国内的那些贵族,是绝不可能向大明帝国投降的。
因为那些人既无知又自大,根本看不清局势。
那么,他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回到阿列克谢一世身边,为大明帝国充当内应。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如同病毒一般迅速在他心中蔓延,占据了他全身的每一个细胞。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为自己找了个看似光明正大的理由:“我这是在拯救沙皇俄国的广大民众,所以我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否则一旦与大明帝国开战,将会有无数人因此丧命。
只要能拯救沙皇俄国的大部分人,那么我就是沙皇俄国的英雄。为了这个目标,牺牲掉少部分执迷不悟的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代价……”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同时也深知此事绝不能暴露,否则自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毕竟沙皇俄国疆域辽阔,大明帝国虽强大,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征服整个沙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伊利瓦莫洛夫斯基立刻在心中谋划起来,思考着怎样才能既保护好自己,又能为大明帝国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