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苏云,拜见陛下!”
苏云是故意惹了刘彻这个小崽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他的注意。
未来这小子少不了用自己,自己得给这未来的汉武帝来点小小的震撼。
“云…咳咳,苏云啊,你来的正好,我听太子说你欺负了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快细细说来。”
苏云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说完之后,苏云还往刘彻的方向瞄了一眼,传递了一个鄙视的眼神。
刘彻哪受过这种气,当场就火了,“父皇,你看他,你看他的眼神,他不仅没事找事敲我的头,现在还敢来鄙视我,这分明是挑衅!”
临了,刘彻还不忘了再补上两句,“对了对了,他还说我得喊他爷爷,贾太傅不帮我说话,反而还向着他,彻儿被欺负了,真的是很委屈啊!”
几十年的帝王心术,听到这刘启要是还不明白,那真白活了。
云伯这是想给新太子刘彻一个下马威,好压住这个新太子啊!
这样也好,说明云伯愿意跟着这孩子走,为这孩子铺路。
不过呢,苏云倒也真没说错。
自己喊他一声云伯,那这孩子可不得喊他一声爷爷嘛!
刘启明白云伯的意思,于是给刘彻编了个谎言:“你皇爷爷当年不是微服出访过吗?恰巧就遇到了这位苏先生,这位苏先生曾教过你皇爷爷一些东西;
因而你皇爷爷以师事之,称其为兄,所以说你喊一声爷爷,辈分上确实不过分。”
刘彻的小眼一眨一眨地,对刘启的话半信半疑。
主要是这事太匪夷所思了,要喊面前这个二十多岁的人一声爷爷,任谁也无法正常接受。
就在刘彻还不相信时,刘启突然开口了,“云伯,你先回去吧,这孩子我会好好管教的,你还是先去左丞相府报到吧。”
刘彻: ( ?Д?)ノ!!
不是?!!
演都不演了?
我有啥错呀父皇,你还要管教我,分明是他一直在挑衅我呀!
而且刘彻从父皇的语气中,只能读出满满的尊敬,满朝文武可没有一个人在刘启这里有这种待遇啊!
———————————————
刘启心里清楚,今天要借着这个机会,给这小子好好上一课。
“过来。”
在刘彻心里,刘启就是一代杀伐果断的人主,处理晁错、百官和自己的大哥都毫不留情,堪称一代帝王的典范。
刘彻虽然以刘启为荣,一直向刘启学习,可由心底里,刘彻还是对刘启有一种恐惧感。
说白了,摊上这么一代刻薄寡恩的皇帝,谁不害怕啊?
刘彻害怕,却不敢明说,只能挪到小碎步一点一点的往刘启身边靠近。
刘启看出了刘彻的害怕,于是直接上前一把,将他揽在怀里。
“彻儿别怕,你将来会成为一代帝王,会比父皇做得更好,今天父皇就来给你好好上一课。”
刘彻对帝王心术很感兴趣,现在刘启愿意教他,他自然很高兴。
“父皇您说,孩儿听着呢!”
“在世人眼中,父皇是刻薄寡恩的,可是在彻儿眼中呢?”
“这……”刘彻犹豫了一下,想到了一个万全其美的回答,“在孩儿心里,父皇是有一些的,可那都是正常的手段,用来安天下,孩儿觉得父皇做的是对的。”
刘启点了点头。
任何人对自己的评价都不重要,只有后世之君对自己的评价最重要。
史书是后人写的嘛,功过是非皆由后人来说,后人的看法是最重要的。
“父皇是刻薄寡恩,可父皇杀他们都是有缘由的,都是时局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
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忠臣奸臣,好人也会变的,人与人之间只讲究一个利益关系,你识人用人皆靠利益维系。
像满朝文武,都是忠臣,可他们照样和朕对着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庞大的利益基础,皇权强臣权则弱,制衡才是最重要的。
人心都是会变的,利用好人心之间的变化,只要他们斗个不停,皇帝便可稳坐钓鱼台,操控整个朝政。
朕教你的第一课,就是除了刚才那人以外,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一个人。
此人不贪财,不恋权,更不会威胁你未来的皇位,他所提出的建议,都是有利于你皇位稳固的,你自己心里有个判断,以后就会明白了。”
刘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刘启心里默叹:“老刘家的传家宝啊!以后你就明白他有多好用了。”
虽说不明白父皇为何如此信任苏云,可这是父皇教给他的第一课,刘彻还是将这些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
百官有自己安插的眼线,有个苏云出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官员之间。
群臣的第一反应,是原来那个苏云回来了。
但大家很快就打消了原来的念头,情报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这和八十多岁,年纪大的回乡养老的苏云完全搭不上边。
大概是重名吧。
这么多年,苏云在朝政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几乎到了谈苏色变的程度。
即便苏云已经走了十年之久,可他留下的几项国策,仍然在朝中运行着。
像推广曲辕犁、铜钱币制的改革、巴蜀地区的发展,都是苏云留下来的项目。
这里面随便挑出哪一项,都是为朝廷赚了大钱的。
群臣现在已经对苏云这个名字产生了阴影,不管怎么说,明天上朝的时候,群臣还是想把这个叫苏云的人拉到自己团队中。
多一个人便多一个朋友,总比被其他人笼络走强。
——————————————
苏云此次入朝,是以左丞相征事的身份,这种身份是没资格上朝的。
第二天下了朝后,群臣就堵在左丞相府门口,想以此拦住苏云。
他们将左丞相府围得水泄不通,苏云无奈只能走出来见他们。
“在下正是苏云,不知道各位大人找小的,有什么事情吗?”
在场的都是功三代层次的了,他们都没见过苏云年轻时的相貌,自然没认出来。
现在在朝中能认出苏云年轻面貌的人,也就贾谊、周亚夫、程不识,最多再添个袁盎。
其他人要么年纪小,没见过苏云年轻的样貌,要么和苏云关系不熟,平时很少见面。
即便见过,也没有人相信苏云是长生者。
“小兄弟,左丞相府干着没前途啊!贾谊那人在朝中风评可不咋地,不如来加入我们,跟着我们一起干,三年保你升大官。”
其他几人走上前来,说的话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只是程度不同。
苏云低着头,没有回答。
苏云没想到,他们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拉拢自己,不怕皇帝怪他们结党营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