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您能跟我们说说,洪水冲过来的时候,家里的情况是怎样的吗?”
记者将话筒递到一位中年男子面前,声音里带着关切。
中年男子喉结滚动了一下,脸上还带着劫后余生的恍惚:“不到一个小时,水就涨到两米多深,眼看着屋子就要塌了……
还好多亏了首长和子弟兵同志们及时赶来,把我们一家从水里捞出来,不然啊……”他说着,声音哽咽,眼里泛起了红,那后怕的模样,让在场的人都跟着揪紧了心。
记者又接连采访了几位乡亲,听着他们讲述洪水来时的惊险与救援时的温暖。
镜头忽然一转,落在了一群正在空地上开心玩耍的小朋友身上。
他们中,有人攥着玩具追逐打闹,有人捧着零食互相分享,小口美滋滋咀嚼着,脸上满是欢愉。
或许是年纪尚小,还不懂家园被毁的沉重,或许是手中的玩具与零食暂时驱散了阴霾,此刻的他们,全然不见灾难留下的愁绪。
“小朋友,你们吃的什么呀?这么香?”记者笑着走到一对爷孙跟前。
被采访的正是李惠惠和她爷爷。
这会儿惠惠已经换上了一身干爽的小厂服,爷爷则捧着一个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热水,眉眼间是难得的安稳。
“叔叔,我吃的是小鱼干呢,可好吃了!”惠惠仰着小脸,举起手里的包装袋,大方地递过去,“叔叔你也吃!”
“哈哈,好,谢谢小朋友!”记者笑着接过,真就捏了一小撮放进嘴里。
不过是几丁小小的鱼干,塞牙缝都不够,可那股鲜香却直冲天灵盖,他眼睛瞬间眯了起来,满脸都是享受,“嗯,好吃!”
“叔叔,我们也请你吃!”周围的小朋友们见状,都围了过来,举着包装食品争先恐后地往记者面前递。
记者笑着挨样尝了一点,然后对着镜头,用力竖起了大拇指:“味道顶呱呱!”
“这些都是陈峰叔叔的厂子‘峰悠盛业’捐给我们的!”惠惠立刻抢着说道,小脸上满是骄傲,
“还有玩具和衣服呢,叔叔你看!”
她指着自己身上的小厂服,那胸前印着的“峰悠盛业”四个字。
在镜头下格外清晰——摄像特意给了个大大的特写。
……
“爸爸!妈妈!你们快看!那是我们送给小伙伴的小厂服!”
“咯咯咯,还有零食和玩具呢!”
“小伙伴们收到啦!他们好开心呀!”
几个小家伙在电视机前蹦蹦跳跳,指着屏幕里熟悉的物件,兴奋得小脸通红。
之前打包礼物时的期待,此刻全化作了满满的欢喜。
一个个恨不得钻进电视里,和远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嗯嗯,小伙伴收到礼物,肯定开心坏了。”陈峰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
一旁的叶悠悠,却还愣在那里,目光紧紧锁在屏幕上“峰悠盛业”那四个字的特写上,久久没有回神。
直到十几秒后,那特写消失在画面里,她才猛地吸了口气,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老公!我们……我们峰悠盛业的厂名,上八点档了!”
“老公”二字,是夫妻俩私下里的亲昵称呼,平日里在人前,她总不好意思喊出口。
可这一刻,满心的激动早已盖过了羞涩,什么规矩、什么拘谨,全都抛到了脑后。
不过此时也没人在意!
因为在场的人也都处于亢奋中,看着屏幕上的特写。
有人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有人眼眶泛红,甚至有人激动得浑身发颤。
不知过了多久,人群里突然爆发出一声大喊:“峰悠盛业!”
紧接着,整个场地都沸腾了,“峰悠盛业”四个字此起彼伏,震得人心里发烫。
……
嘉禾村!
“老伴!你看!那是晓蝶她们穿的那种厂服!”陈立农指着电视,手抖得厉害,声音里的激动几乎要将空气点燃,
“还有那厂名!峰悠盛业!是小峰的厂子!”
“看到了!我看到了!”郭红梅用力连连点头,眼泪却不争气地涌了出来,那是高兴的泪,是骄傲的泪。
叶军家,气氛同样热烈。
“大家看到没!提到小峰了!还给厂名拍了特写!”叶军指着屏幕,嗓门比平时大了好几倍,
“这‘峰悠盛业’,是我女婿和女儿名字里各取一个字凑的!”刘佳在一旁笑着,眼里的自豪藏都藏不住。
大舅郭学文那边,也是相似的光景。
外婆看着屏幕,激动得直抹眼泪,嘴里不停念叨着:“我家小峰,有出息,有出息啊……”
……
电视画面继续着。
李惠惠的话刚落,周围的大人们便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起了“峰悠盛业”的好。
尤其是提到“热得快”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感激。
“首长,您可得好好表扬我们的恩人陈峰啊!”李惠惠的爷爷对着镜头,一脸郑重,眼里满是庆幸,
“要是没有他捐的那些热得快和吃的,我儿子,还有我们好多人,说不定都扛不过那个晚上!”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能回报恩人的方式了。
周边民众纷纷点头,脸上全是感激。
对安置点的所有人来说,陈峰捐赠的食物与热得快,就像一场及时救命雨。
“能烧水煮饭的热得快?”记者果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镜头再次一转,来到了一顶帐篷里。
一个士兵拿起一个“热得快”,演示起来。
……
两百多公里外的章海市,一处私人住宅里,一家人正围着电视看新闻联播。
“嚯!这‘热得快’可真方便!几分钟就把水烧开了,家里要是有一个,可省老事了!”一个妇女看着屏幕,忍不住惊叹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她身旁的丈夫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此刻,无数家庭的电视屏幕上,都播放着相同的画面。
从莲花县的上级嘉陵市,到本省各地级市,再到遥远的外省,千家万户的目光,都被那小小的“热得快”吸引了。
“这东西真这么好用?”
“不知道贵不贵?”
“哪里能买到啊?”
人们议论着,好奇着,心里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想拥有它,想买一个。
更有一部分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那“峰悠盛业”的厂名,还有“莲花县”这个地名,被他们悄悄记在了心里。
有关系的,立刻开始联系莲花县的熟人;没关系的,干脆直接去买了去往莲花县的车票。
这么好的东西,要是能早点拿到货,说不定就能抢占先机,赚上一大笔。
一场由新闻联播引发的热得快热潮,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