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俩小时,来师傅垮着脸回来了。
厂长居然不同意,说那人工窖泥虽说不是老窖里金贵的“老古董”,可也是厂里科研团队的心血结晶,跟老窖泥有八分相似,背后有着不小的技术价值,哪能轻易说给就给。
来师傅有点不好意思,赵振国说没事,这不怪来师傅,还说临走前想请厂长吃个饭,请来师傅从中说和说和。
请吃饭不是啥大事儿,厂长答应了。
赵振国觉得这个厂长真不是一般人,非常有眼光。
后世就有国外的酒企,眼馋咱泸州老窖的窖泥,跑到厂里参观的时候,故意穿脚底下带毛的鞋,就想着趁人不注意,把窖泥带回去在实验室里分析分析,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千禧年之后,还有人溜进酒厂偷窖泥,好在也被发现了。
从这些事儿就能瞧出来,这窖泥那可真是金贵得很!
赵振国请厂长吃饭,一是想感谢对方,二是想找个机会,再说说窖泥的事情。
——
这天晚上,赵振国在泸州市招待所订了桌好菜,把厂长、来师傅和厂里两个说得上话的人请了过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振国这边的人开始轮番上阵给厂长敬酒。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厂长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们外乡人!”
...
厂长本就是个爱酒之人,再加上这一句一句的劝酒话术,哪能招架得住,一杯接一杯,没一会儿就喝得五迷三道,眼神都开始迷离了。
今晚上赵振国已经跟媳妇报备过了,他就一个目的,把厂长喝蒙,答应卖窖泥。
赵振国瞅准时机,又端起一杯酒,笑眯眯地走到厂长跟前,
“厂长,您看这人工窖泥的事儿,您就高抬贵手,成全了我呗。”
厂长醉眼朦胧地看了赵振国一眼,舌头都有点打结了,含含糊糊地说:
“行……行啊,一吨窖泥一千块…”
话一出口,厂长就有点后悔了,赶紧补了句,“现在就给钱”。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么多钱,赵振国一个外乡人,哪能轻易拿得出来,就当是借着酒劲儿堵他个嘴,让他知难而退算了。
可让厂长万万没想到的是,赵振国二话不说,伸手就从怀里掏出一刀大团结,“啪”地拍在了桌子上,借着酒劲大声说道:
“厂长,钱在这儿呢,您点点!”
厂长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有点兜不住了,没想到赵振国还真能拿出这笔钱来。
想指望厂里其他人解个围,却发现来师傅的位置空着,不知道是不是尿遁了,那两个,也喝得东倒西歪,只会看着他傻笑。
厂长眼睛滴溜溜一转,又找了个借口,“这…这一吨窖泥可重得很,你也带不走啊,这路途遥远,路上颠簸...”
赵振国早就料到厂长会有这一招,“厂长,您这话的意思是,只要能带走,这窖泥就卖给我?”
陈爱国也跟着起哄:“此话当真?厂长不会说话不算数吧?”
丁正明白了陈爱国一眼,“厂长能是那样的人么?是吧,厂长?”
厂长这会儿已经被架到了火上,下不来了,只能有气无力、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一吨窖泥想运出去,可太难了,他就不信赵振国能有这本事。
赵振国见厂长点了头,那叫一个高兴,赶忙又给厂长倒了一杯酒,“厂长,我就知道您是个爽快人,来,我再敬您一杯,感谢您成全!”
厂长苦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心里却犯了愁,这窖泥的事儿,看来是没那么容易收场咯。
——
第二天厂子一上班,赵振国就带着叁人,风风火火地抬着一个巨大的酒坛子来到了厂长办公室楼下。
那酒坛子高约一米五,主体直径一米,口径有半米,往地上一放,就跟个小山包似的。
厂长原本正坐在办公桌前,一边喝着茶,一边琢磨着昨天卖窖泥的事情,肠子都快悔青了。
可话都已经放出去了,还有另外俩人都在场听着,要是反悔,他这厂长的威信可就全没了,以后还怎么在厂里服众。
从窗户看见赵振国他们抬着个大酒坛子过来,厂长的眼皮猛地跳了几下,暗叫不好。
赵振国也不上来,居然就站在楼下喊:“厂长!厂长!”
办公楼里伸出好多脑袋看热闹。
厂长也没办法装听不见,伸出脑袋,挤出一丝笑容,问道:“振国同志,你这是干什么?抬这么大个酒坛子来。”
赵振国拍了拍酒坛子,笑着说:
“厂长,您不是答应卖我一吨人工窖泥嘛,我寻思着这窖泥珍贵,得找个好容器装着。这酒坛子能装一吨酒,装一吨窖泥正合适,您看咋样?”
厂长嘴角抽了抽,咋样?我还能咋样,话都撂出去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大方地说:
“行啊,既然你都准备好了,那就装吧。”
可话虽这么说,厂长心里还是觉得这坛子,肯定带不走。
丁正明不走,赵振国他们三个大男人,力气再大,也抬不动这坛子!
他们可是要坐车先去成都,再搭乘火车离开的,这坛子又大又沉,连车都上不去,到时候赵振国还不是得乖乖把窖泥留下来。
想到这儿,厂长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来师傅在一旁看着他们挖窖泥,心里不踏实,他走到赵振国身边,小声问道:
“振国啊,这坛子真能带出去?这可不是个小东西。”
赵振国笑着说:“来师傅,我心里有数。等我把这窖泥带回去,研究出点门道来,以后酿出好酒,到时候还得请您去尝尝呢。”
来师傅听了,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很快酒坛子就装满了人工窖泥。
赵振国他们把酒坛子封好,十个人合力才抬到了车上。
厂长不禁好奇起来,赵振国这到底准备怎么折腾?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跟着来师傅和丁正明一起,到车站送赵振国一行人。
厂长本以为这场“闹剧”就此结束,自己也能松口气了。
可眼瞅着班车都要走了,赵振国一家三口居然不上车,就守在那个坛子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