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万寿宫,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
“咕噜、、”
又扩编了一个营兵力,龙座上的朱皇帝,心满意足的往后一靠,灌了一口老参茶,露出舒爽的表情。
虏获了3万多土司降兵,费尽力气,也就是安置了1.6万人,纳入明军的正式编制。
那剩余的将近2万人,只能继续待在新兵营了,军饷没有,唯有填饱肚子的口粮,还要玩命训练。
没办法,这就是乱世,想在军中混口饭吃的人,有一大把人啊,眼巴巴的,等着吃皇粮。
当然了,他们还有别的出路,就是湖广的战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送补充兵力。
不过,到了那边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战争泥潭,竖着进去,横着出来,多半沦为了炮灰团。
心中腹诽了一会,朱皇帝才放下大茶缸,把目光看向左侧的户部,漫不经心的问道:
“龚尚书”
“该你了,说说看”
“这一次的围剿战,户部的收获如何?”
没错的,打仗就是这样的,只要打赢了,就有一大堆的收获,赢家通吃的局面。
钱粮物资,城池耕地,军队丁口,妇孺小孩,全部改名更姓,进了赢家的大口袋。
更何况,当初为了激励鼓励士气,拉拢川滇黔的土司,全部站在大明王朝这一边。
老辣的朱皇帝,可是许了重诺的,一旦遇到反抗的土司,攻破以后,所得的钱粮,对半平分。
现在,搞定了降兵扩军的问题,就该轮到解决钱粮缴获的问题了。
“咳咳”
向来稳重的老户部龚彝,等了老长时间,终于轮到自己汇报,轻咳两声,站出来躬身回道:
“回禀陛下”
“此次的川滇黔围剿战”
“收获缴获方面,还算不错的吧、、”
说完最后一个字,老头子的声调,拉的老长了,一脸的淡定从容,没有一丝的情绪波动。
没错的,上面的朱皇帝,扩军扩编,张张嘴的事情,一大笔的钱粮,就滚出去了。
如果是以往,户部的几个大佬,肯定得站出来,玩命磕头,声嘶力竭,大声抗争劝谏。
但是,架不住,这个败家的皇帝,确实是能搞钱啊。
典型的一句话,赚的多,花的更快,所有的钱粮,也就是在户部的仓库,停留一段时间而已。
所以说,现在的龚彝,向来抠抠搜搜的他,已经对钱粮缴获,有一些免疫了,没多少的成就感。
反正,不出意外的话,过一段时间,户部又要大批量的,往外掏银子。
“黄金几万两”
“白银410万两,米粮50多万石”
“珠宝玉器若干,绸缎布匹,上百大车,其他的兵械无算”
“但是”
“此次出兵6万多人,还有不少的土司扈从,各州府的衙役,民夫丁壮”
“如此算下来的话,总计出动的大军,肯定超过了10万”
“朝廷户部,还有各州府的钱粮支出,已经超过了150万多万两”
“因此,这一仗打下来,朝廷的收获,也算是寥寥无几”
说完后,这个老抠老户部,两手一摊,脸上的老树皮,露出一副无奈不屑的表情。
意思很明显,这一仗,打生打死,收成缴获,确实是不咋地,差点就亏本了的意思。
没错的,见过缅甸,阿拉干和占城府收获的他,胃口已经养肥了,眼里见不得小钱钱。
“呵呵”
“其他的呢?”
上面的朱皇帝,也没有一丝的意外,眉头一挑,呵呵一笑,反问了一句。
心中腹诽不已,这个山西老抠,说的没错,缴获是没多少,但朝廷的开销,有点虚报数字啊。
是的,此次川滇黔围剿战,真正的死硬分子,顽抗到底的土司,没多少个。
尤其是滇西,滇中和滇南,基本上都是朝廷控制的地盘,面对几十万的朝廷大军。
这些土司,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反抗,也就不存在缴获的问题。
所以说,这几百万的收获,朱皇帝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是,朱皇帝也相信,真的收获,并不是钱粮的多少,而是在其他地方,丁口和耕地啊。
同理,朝廷的开销,也不可能有150万两,100万就撑死了,毕竟是本土作战。
“陛下圣明”
“此战,唯一的大收获”
“就是新增的丁口和耕地”
“不出意外的话,川滇黔三省,重新纳入朝廷管辖的丁口,可新增250万以上”
“同样,三个省,新增的耕地,也会超过500万亩,600万亩,甚至是更多”
“哎”
“没办法啊”
“几十年的战乱,纷乱不止,老百姓都逃入山区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个老户部,又深叹一口气。
脸上的老树皮,又露出了一副无可奈何,悲天悯人的苦涩。
但是,真实的情况,此时此刻的他,激动的内心,那是真的乐开了花啊。
没错,这才是真正的好处,朝廷派出大军,围剿平定川滇黔土司,就是为了丁口和耕地。
明末清初,战乱几十年,有大量的丁口,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入山区,变成了土司的附庸。
就像那个四川,如今人口这么少,不可能都是死绝了。
毕竟,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并不是猪狗牲口,知晓危险的情况下,很多人会跑的,变成藏匿丁口。
“呵呵”
“老滑头”
上面的朱皇帝,背靠龙椅,眯着眼,俯视着老尚书龚彝,呵呵一笑,喃喃之语。
有点无语啊,这个老家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痛啊。
现在是一副阔佬的样子,好似一点都不在意,这点钱粮缴获,那是忘记了曾经的窘迫啊。
当初,在永昌的时候,岷王朱雍槺,荣登大明监国。
第一个出手的,就是龚彝和扶纲,把龚彝打发到各州府县,去给朝廷筹措粮饷,跟要饭子似的。
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啊,就变的口气那么大,几百万的缴获,一点都看不上眼。
当然了,也可能是担心,豪爽的朱皇帝,会把这些为数不多的缴获,全部分出去。
“咳咳”
思绪了一会,朱皇帝轻咳两声,清了清嗓门。
把目光看向后面,几个曾经的土司头子,发现有些人,还是露出一些期望的表情。
于是,他也就不再磨蹭了,金口一开,点头说道:
“诸位爱卿”
“开战之前,朕就说过”
“此战的金银缴获,会分下去的”
“呵呵”
“放心吧,朕是大明天子,不会食言而肥的”
说完后,还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会吞了银子,更不会言而无信。
没错的,出来混,讲究的就是诚实守信,即便是天子,那也不能蒙骗臣子,那是要遭报应的。
没看到嘛,后面的几个土司头子,眼巴巴的,就等着分钱呢。
“这样吧”
“几万两黄金,珠宝玉器,米粮和兵械,绸缎布匹等物资”
“这些东西,肯定都是朝廷的缴获,得留在户部和工部,是朝廷的辛苦费”
“白银410万两”
“这一部分呢,也要考虑朝廷的难处”
“户部的钱粮开支,各州府县的民夫丁壮和衙役,军队的伤残抚恤,这些都要考虑进去的”
是的,这是朱皇帝事前说好的,米粮物资缴获,肯定都是朝廷户部的。
在川滇黔这个鬼地方,物资奇缺啊,尤其是米粮,耕地少,产量低,这些才是值钱货。
同样,缴获的白银,也不可能直接平分的,得扣去朝廷的支出,军队的抚恤等等。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些都是成本,前期的投入,后期收益得扣去成本,才能算是真正的利润。
“当然了”
“你们这些大将,也有不少土司族人,参与朝廷的围剿征伐,也要算进去”
“石屏龙家,元江那氏,乌蒙禄氏,宁州禄氏,石柱万氏,忠州秦氏,茶山早氏,潞江线氏,鹤庆董氏,孟定罕氏”
“黔国公,是这十家吧?”
“诸位将军,除了这十家,还有别的吗?”
说到这里,精于算计的朱皇帝,看了看沐天波,还有后面几个土司头子,再次确认一下。
没错的,就是这么实在,在朝堂上,公开征集这帮土司的意见。
出来混的,讲究的诚实守信,言而有信,该分给他们的,肯定要给的。
但是,不该给的,朱皇帝也不会太大方,开玩笑,大明有30多万军队呢,嗷嗷待哺。
“呃、、”
为首的沐天波,寺卿龙世荣,知府那崇,禄昌贤和禄益,四个曾经的土司首脑。
听完朱皇帝的质问后,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惊诧的说不出话来。
半响后,反应过来的众人,才忙不迭地的,往地上一扑,跪地高呼:
“陛下圣明”
“皇恩浩荡”
“陛下说的对”
“吾皇万岁,大明万年”
、、、
闻所未闻啊,上面的朱皇帝,确实是行为诡异啊,惊诧了这帮人。
没错的,一个堂堂大明皇帝,竟然如此市侩,在朝堂上,面不改色,心不跳,开始算账分赃。
尤其是沐天波,这家伙,瞬间就想起了万历皇帝,那个死要钱的大明后宫皇帝。
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啊,上面的朱皇帝,如此专横霸气狠辣,肯定是说多少,就是多少咯。
难不成,他们这些曾经的土司头子,活腻了,还能站起来,跟朱皇帝讨价还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