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翊钧这里,他不可能对儒家思想喊打喊杀的。
儒家所倡仁政德治,使百姓沐浴圣德,恪守纲常,此乃维持社稷长治久安之良方。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训,令天下士人以家国为己任,为朝廷输送无数忠良贤才……
“民为贵,社稷次之”之论,时刻提醒当权者当以百姓福祉为先,不可失了民心……
当然,这些都是积极的思想,不过,这个积极思想,在更多的时候,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世人因此为官,而后,却只能背弃这些,因为,拿着圣人的教诲来做官,是行不通的。
当然,儒家所立礼教规范,更是将尊卑秩序深植人心,你一出生就告诉你等级在哪里。
其重义轻利之观念,虽可砥砺士人风骨,却令商贾之道难兴,致使国家财用有时匮乏……
过于推崇古制,虽能传承文化根本,却也让大部分人变得泥古不化,面对新局难以灵活应变。
再者,儒家礼法对女子多有限制,埋没诸多贤淑聪慧之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下子传承了两千余年……
不过,在朱翊钧看来,这些并匪圣道之过,实乃后进者未只知死守章句,未得通权达变之道,说白了,就是不能与时俱进……
儒家思想如巍峨巨木,根基深厚,枝叶繁茂,虽偶有旁枝斜逸,稍加修剪,便能永葆生机。
取其精华,去其偏颇,使圣道既守华夏千年之正,又能应时顺势,焕发新辉,这样才能真的不被淘汰摈弃……
祭孔的仪式规格很高,时间也相对漫长一些,等到祭孔大典结束后,朱翊钧便返回了临时行宫。
而申时行等一众官员,在晚上的时候,宴请了远道而来的各地乡绅,人家过来出钱出力,不让人家好好吃一顿像样的宴席,多少有些不合适……
济宁府衙后园的夜,被千盏红纱灯笼烧得通明。
九曲回廊间悬着的宫灯如流霞缀玉,将青石砖映得泛起暖红,连廊下潺潺流水都裹着蜜色光晕。
几十张八仙桌沿着水榭排开,左边六部九卿诸多随驾官员玉带环坐……右边各地乡绅锦袍华服列阵,袖口的苏绣暗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主座上两张鎏金雕花大椅并立,申时行与张四维居中而坐,身后立着捧酒壶的青衣小童。
“诸位!”申时行端起嵌银丝的夜光杯站起身来,而后看向右侧的乡绅席位。
“此番诸位不远千里而来,迎奉天子,为朝廷解忧。这杯酒,敬诸位的拳拳赤心!”
话音未落,满场金樽相撞声如春潮乍起,乡绅们红着脸连道“不敢”,而后在中枢大臣的敬酒下,满饮一杯。
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他们来到这里,拿着银钱作为迎奉,说白了,多少是被官字的两张口影响了……
来都来了,皇帝也看了,酒席也吃上了,可是要一个劲的表现出高兴。
申时行敬乡绅,他坐下之后,张四维起身,端起了第二杯:“随驾的同僚们,你们伴随御驾南下,也辛苦了,这杯当敬!”
酒过三巡,厅内愈发喧闹。
连素来矜持的翰林们也被酒香熏红了脸,和着丝竹声哼起江南小调……好不热闹。
清蒸鲥鱼的鲜香混着女儿红的醇厚在席间流转。
银盘里的炙鹿肉还滋滋冒油,翡翠色的碧梗米饭堆成小山,厨子们刚端上用孔雀脑与嫩豆腐蒸制的“凤凰胎”,便引得众人交头接耳。
忽然,园外传来铁甲相撞的脆响,紧接着一声暴喝刺破喧闹:“陛下驾到……”
厅内骤然死寂,茶盏悬在半空,笑声僵在嘴角。
众人酒意消了大半,都是赶忙起身迎接。
三十余名锦衣卫腰悬绣春刀,如黑色潮水般涌入,靴底踏碎满地月光。
朱翊钧身着月白织金常服,腰间羊脂玉佩随着步伐轻晃,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而他身后,跟着冯保。
满场官员乡绅看到朱翊钧之后,齐刷刷跪倒,绸缎摩擦声与粗重喘息混作一团……
朱翊钧直接到主位坐下,指尖轻轻叩击雕花扶手,目光扫过满地躬身的身影,忽然轻笑出声:“好热闹的宴席,怎么,都不打算请朕?都起来吧……朕啊,也只是来凑个热闹的。”
众人闻言,这才站起身来。
“陛下万金之躯,臣等唯恐惊扰圣驾清修……”申时行话到此处忽然顿住,喝了些酒水,竟是忘了版本更新两代了,清修这个词过期了。
不过,朱翊钧也没有在意申时行话语中的错误:“朕啊,朕若真喜清静,此刻该在行宫里面看书,而非闻着酒香往人堆里钻。”
说话间,朱翊钧看向了乡绅那边的宴席。
乡绅们个个垂着脑袋。
“方才听申爱卿说,诸位千里迢迢来此,是为‘迎奉天子’?既是迎奉天子,那天子怎能不出面,给诸君饮上一杯浊酒呢……”
冯保早已会意,忙从身后小太监端着的锦盒里捧出御用的缠枝莲纹瓷盏。
随后,拿起自己带来的“御酒”为皇帝陛下斟满。
端着一大杯御酒,朱翊钧靠近乡绅处,而皇帝陛下越来越靠近,乡绅的头便低的越狠。
“朕今日不与官员们虚客套了,每年朕都要赐宴,都会敬酒,他们也不稀罕,朕今日专门来此,给诸君饮上一杯……”
“在座诸位,家里良田千顷也好,商铺百间也罢,可在朕看来,诸君都是我大明的臣民……朕先饮为敬……”
朱翊钧说完,便要饮酒。
而靠朱翊钧最近的一个乡绅,鼓足勇气劝阻道:“陛下,您,您这杯子太大了,您少喝一些……”
朱翊钧闻言,手中的动作慢了几分。
“朕啊,平日里是不胜酒力的,不过,说实话啊,诸君与朕共处一同,共饮一杯酒的机会太少了……朕不能不喝。”
说着,朱翊钧便将杯中御酒一饮而尽。
上百名乡绅看到皇帝一饮而尽,又听着皇帝陛下说的这些话,各个心潮澎湃啊……
有几个老家伙都已经哭出声来了,真是热泪盈眶,没想到就花了一万两银子,就能和皇帝陛下坐在一起喝酒吹牛了。
早知道,就应该让家中读书的后生来了,这样,混个眼熟,以后殿试的时候,弄不好能加分……
………………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