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石宽兄弟都这么说了,那你们拿来我也要,到时那个周兴副团长回来,看他能弄得多少的量,有多的将你们的钱再多买一点。”
现在的江老二虽然话比以前多了,但依然说一不二,不跟石宽和罗南丰他们客气。
一屋人热情的谈着,屋子里的烟雾也热情的弥漫着。快到中午,也没什么事要谈了,便各自散去。
石宽和罗竖还要回龙湾镇呢,回到文贤欢家,看到赵依洋比他们还急,已经收拾好了行李,装了满满的一柳条箱,看来还真是打算到龙湾镇常住啊。
等了没多久,文心见和赵依萍就放学回来。星期六下午学校放假,他们一起吃过午饭,拿着行李去往了码头。
赵依洋不仅仅是第一次去龙湾镇,而且还是第一次搭船,新奇得不得了。船开了,她就站在船头,张开双手,任由风吹着长发和衣裙。
风没有形状,但风懂得测量。风把赵依洋衣裙被吹得向后,身体长成什么样,一一显现了出来。
她只比大哥赵仲能小一岁多,现在正值青春年华,胸脯犹如两只陶碗倒扣,坚挺的把风分在了两边。即使是面向前面,但船蓬里的男人女人,都投去了欣赏的目光。
赵依萍站在二姐的侧边,她没看前面的风景,而是斜眼看向二姐,问了一句。
“姐,日本鬼来了,你们就从省城回到县城,如果日本鬼到县城,那躲往哪里?”
“龙湾镇啊,只有水路相通,到时把船一藏,日本鬼就进不来了。”
可能是就要去龙湾镇,赵依洋就随口应答了吧。
赵依萍想到的也是龙湾镇,不过她却觉得这个答案并不好,低下了脑袋,喃喃地说:
“我们为什么总要躲啊,不能像男人一样拿起刀枪上阵杀敌吗?”
小妹年纪这么小,说出这样的话来,使得赵依洋很是惊讶,她把双手放下,转回身问:
“你敢杀敌吗?”
“敢,有女人可以当的兵吗?”
赵依萍回答得斩钉截铁,还反问了赵依洋。她年纪小,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军队,所以也不知道军队里有没有女兵。
“有。”
赵依洋缓缓点头,脑子里回荡着赵依萍的话。是啊,为什么要躲?女人同样可以上阵杀敌。
日本鬼侵略家园以来,听说过太多女人的悲剧了。为了不让女人成为悲剧里的角色,必须拿起刀枪,才能保卫自己。
赵依洋陷入了沉思,小妹好几次问话,她也只是“嗯嗯”,或者点一点头,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本来去龙湾镇,心情是挺好的,现在却变得沉重起来。
龙湾镇的码头,文贤莺抱着南京,翘首以盼。她和文心见说过,每个星期六都会来这里接文心见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就不能食言。况且来接文心见,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她喜欢这种习惯。
慧姐一般是不被允许上街的,文贤莺来这里,她也吵吵闹闹跟着要来,来也就罢了,一大帮小兵都跟着来。
他们也希望文心见快点回来,船还没到,就一个个学着船的声音。有的闭嘴,用鼻子发出“轰轰”声。有的张嘴,有节奏的喊着“砰砰砰砰”。
慧姐自己则是把嘴唇嘟起,往外吹气,两片嘴唇被她吹得上下震动,口水沫如春天的毛毛雨,喷飞出去。
慧姐吹嘴唇,南京觉得好玩,也跟着吹起来。
这还得了,这种两三岁的小孩一学吹这个,吃饭就不好好吃,含着饭也要吹这个了。文贤莺扬起手,作势要打南京的嘴巴,骂道:
“再吹,再吹把你嘴巴打翻去。”
虽然不是被真打,南京却不乐意了,挣扎着要滑下来。
“哼,你打我,我不和你了,二姨,抱我。”
二姨就是慧姐,平时那帮小兵都去读书了,她在家无聊,只能和狗崽,还有南京这些小小兵玩。狗崽大了,她就不怎么背狗崽,喜欢背南京。可是现在南京要她抱,她却把手盘起来,扭过一边。
“我不抱你,你是你娘的儿子,有你娘抱。我是心心的娘,一会我要抱心心。”
南京还小啊,哪里懂得这些?平时宠着自己的二姨不抱,他一下子委屈的哭了起来。
“呜呜呜……二姨不抱我。”
“跟哥哥,哥哥背你,哥哥背才好玩。”
懂事的文崇章是这帮小兵里唯一不学船叫的,见到南京哭了,赶紧过去弓起背。
文贤莺一心想着文心见,也懒得哄南京。文崇章过来,她就把南京放到文崇章背后,末了还在那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
“就知道哭,再哭把你屁股打开花。”
在小孩子们的“轰鸣”声中,真正的轰鸣声来了。还不注意,那船蓬就从转弯处冒了出来。
等了许久的船,终于出现在了眼前。孩子们高兴啊,一个个不“轰鸣”了,改为举手跳跃。
慧姐最为高兴,还双手拢在嘴前,大声的叫喊:
“文心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都是孩子们一起玩耍时的口号啊,一时间,不用人统一,大家都跟着慧姐一句一句的喊起来。
“文心见,还我山河。”
“文心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文心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一句句口号面前加上文心见三个字,听着怪怪的,好像文心见就是日本鬼,就是那个不想抗战的人一样。
赵依洋还站在船头呢,现在身边又多了文心见。码头上的声音盖过了船的马达声,她听得隐隐约约,问道:
“是不是在叫你?”
文心见还没回答,赵依萍就抢先答了,她手指着慧姐,兴奋地说:
“是在叫表姐,那个胖胖的就是二姨,我们都叫她老大,一会你也要叫她老大,她可好玩了。”
赵依洋还没见过慧姐,但是时常听娘说起,知道二姨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亲眼所见,不需接触,脑海中就已经勾勒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样。
“呵呵呵……他们叫,我们也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