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凡订购的设备,有一部分已经用卡车运到了。
比如一些分析仪器和实验器材,正存放在轧钢厂的仓库里,24小时由保卫科专人看管。
还有些高精尖的大家伙,比如高精度的机床和大型的实验装置......
也在陆续从全国各地,甚至是从国外转运抵达的路上。
工业部这次给研究所拨款了九十五万。
九十五万!
在1963年这个年代,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到窒息和眩晕。
但是,陈宇凡的心里却很清楚。
这笔钱听起来似乎是非常多,可对于一个要从零开始建设的高精尖工业研究所来说,其实还是非常拮据的。
毕竟,那些真正顶级的实验器材,高精度的加工机床,哪一个不是天价?
想要建设一个国内最顶尖的研究所,所需要的花费至少也是现在的十倍!
如果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所......这个数字甚至可能会扩大到几十倍、上百倍!
不过,陈宇凡并不嫌这笔资金少。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国家现在刚起步,格外的困难。
现在到处都在搞建设,到处都需要钱。
农业要钱,国防要钱,科研要钱......
尤其是在工业部这边,向来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单位。
各个方面都缺钱,有无数的研究项目,都因为缺少经费而被迫停滞,或者进展缓慢。
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业部还愿意一次性拿出九十五万的巨款,拨款给他陈宇凡的个人研究所。
这是什么概念?
这已经不是支不支持的问题了。
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种,近乎于盲目的信任!
是赵长河那些领导、是整个工业部,把宝全都压在了他陈宇凡一个人的身上。
陈宇凡每次想到这里,心里还是会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份信任......
远比这九十五万块钱,还要沉重得多。
不过好在,陈宇凡拥有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
系统给予他的工业知识实在是太扎实了。
他脑子里装着的,是领先这个时代整整几十年的技术体系。
所以,陈宇凡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他对于这笔钱的花费,非常的精准。
哪些设备是现阶段必须的,哪些设备是纯属浪费钱的......
哪些技术是未来的主流,哪些技术是即将被淘汰的......
陈宇凡全部都有精确的打算。
他采买的这些设备,都是最核心、最必需的,没有任何一台多余。
别的研究所需要花大价钱去试错,去买各种看似先进、实则很快就会过时的东西。
而陈宇凡呢,可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每一块钱都用在最恰当的地方。
同样的一份钱,在他手中发挥出的作用可能是其他人的五倍、十倍之多!
因此,陈宇凡很有信心。
他的这个个人研究所,虽然启动资金只有区区九十五万。
但是在设施的齐全和先进方面,也能达到国内大型研究所里的中等水平了。
这对于陈宇凡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他最大的底牌从来都不是这些机器,而是自己的大脑。
这些设备,只要能满足他最基本的实验和验证需求,就已经够用了。
按照目前的进度,这些设备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安装和调试。
到那个时候......
这个研究所,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陈宇凡看着眼前这栋即将完工的小白楼,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
等到这里正式开始运作的时候。
陈宇凡就不再是二号车间的副主任,也不再是技术科的副科长了......
他将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身份——
【工业部直属红星轧钢厂先进工业技术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
这才是他真正大展拳脚的开始!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