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在次日,争斗就发生了。

朝会上,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上表,奏称“两税法”、“公赋独立”、“量出为入”等制度有违祖制,乃引上天震怒,降下“天狗食日”异象,以为示警。

为息天怒,王缙请罢各项制度,恢复大唐的租庸调制。

两税法是已升任礼部郎中的杨炎,提出来的一项赋税改革制度。

唐朝初年,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

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这是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

到唐玄宗末年,户籍制度废弛,居民转移死亡,土地买卖,财产变化,久未调查,也未重新登记造册。

这时,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但征税时,官府不管实际情况,只凭旧户籍向乡里按丁收税。

这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行。

到唐肃宗至德年间,由于战祸,到处向人民征收赋税,逼迫催促索求,也没有固定标准,官吏巧立名目,随意增加赋税,新旧税接连不断,没有限度。

而征收赋税的官吏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百姓无旬无月不在纳税,因不堪忍受而大多逃亡为浮户,留在本地的百姓百无四五。或者是投靠大户,自愿成为佃户,从而躲避了朝廷的征税。

杨炎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两税法”,将租庸调和户税、地税及各项杂征合并, 统一征收。

同时配合公赋独立、量出为入的原则,这才保证了平叛战事的顺利进行。

但不可避免的触及到了很多大地主的利益,再加上朝廷为了赋税和平叛的需要,严格抑制土地兼并,朝内积压了大量的矛盾。

这次算是找到了机会。

自古以来地震、地陷、山崩、洪水、大风等诸般自然异象,向来都被与坏事相联。

而日蚀更是远胜其他,属大不吉利的天象,通常被看作是上天对世人最严厉的告诫。

范晔的《日蚀说》里面说:“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阴所乘,故蚀。蚀者,阳不克也。”

李淳风的《乙巳占》也说:“无道之国,日月过之而薄蚀,兵之所攻,国家坏亡,必有丧祸。”

自唐建立以来,日蚀都被记录下来,几乎每次都会引起一些问题。

最近的一次日蚀,则是上元二年七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既,大星皆见,在张四度。

杨错虽然已经想过会出现问题,居然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两天时间过去,整个长安城仍然处于一种极度恐慌不安的情绪之中。

往日里繁华热闹的街市,变得冷冷清清。

各家商铺尽皆闭门停业,百姓躲藏于家中,焚香燃烛,乞求上天怜悯莫要降下天灾。

除此之外,据各地的报告得知,长安周边各郡县同样存有类似情况。

而大唐治下的各地,恐怕也不会例外。

惊悸恐慌之余,一股暗流也逐渐自朝廷内外涌动起来。

依旧制,司天台的太史官有预测“日蚀”之责。

一旦发现有“日蚀”迹象,便要奏报天子,举行修镶仪式以救日蚀。

天子需要身着素服,避居于正殿,摆放五鼓五兵,以朱丝萦社。内外严警。

太史官登上灵台,等待日蚀的发生,一旦发现变化,便击打鼓角,通知天子与朝臣。

闻听鼓音之后,保章正与灵台郎需要颂文祭天,侍臣皆着赤帻,带剑入侍。

自府史以上官员皆素服,皆持剑立其户前。金吾卫驱驰绕宫。伺察守备。

一直等到太阳恢复常态,仪式才算结束。

这就是自夏朝开始传下来的“合朔伐鼓”的礼仪。

但这次的“日蚀”发生得太显突然,司天台事先并未有半点察觉,自然也就谈不上举行合朔伐鼓的仪式以救日蚀。

朝议之时,吏部尚书、右仆射裴遵庆就以失职之罪弹劾司天台博士萧程,罢其官。

随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上表,奏称“日蚀”的天象是对赋税制度大改革的强烈反应。

盖因“两税法”、“募兵制”等制度有悖祖法,违天地伦常,才引起上天震怒,以至降下警兆。

若欲平息天怒,就必须恢复祖法,否则恐怕会引起更大灾难。

王缙上表之后,立即引起不少赞同之声。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两税法”、“募兵制”等制度,似乎这正是引发天兆的根源所在。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元载对此不以为然,直称“日蚀”之兆并非应在本朝,而是在洛阳的伪燕。

元载认为,史朝义弑杀其父史思明,叛唐自立,对抗天兵,以致国出二君,这才是真正有违天地伦常的行为。

此外,他更立场鲜明地为“两税法”和“募兵制”辩护。

直言“两税法”之法虽非古有,但利于朝廷在赋税方面的收入增加,减轻百姓不必要的负担。简化税制,扩大纳税面,更能让朝廷控制财政的权力。

而“募兵制”的推行,则可以激发大唐子民投军报国的热情,充饬武备,更是对大唐数十万将士的莫大认可。

他尤其对于朝廷对科举制的改革表示认同,能够更多的纳入饱学之士为国效力。

这项“科举制”的改革推动者是杨错,他向朝廷建议扩大进士科的人数,并且再把进士科所得的学子派往各地任官。

元载虽然业已官居宰相,但他出身寒门,也曾有过辛酸经历,所以对利于寒门学子出仕的新“科举制”最为认同。

自新科举制推行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已经为朝廷选拔任用了上百位寒门学子,这在过去简直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这些寒门子弟出仕为官后,无论是在朝中,亦或是在地方郡县,多半政绩斐然,深浮民望。

如今,新“科举制”已经成了寒门子弟的最大地希望所在。

一旦将其取缔,几乎就等于将曙光在望的寒门子弟彻底地推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元帅府长史李泌赞同元载的看法,并指出科举制虽然改革了,但并不会影响根本,完全不必如此耿耿于怀。

李泌虽然出身辽东李氏,但他对于新科举制非但不排斥,反而始终持支持认可态度。

部分朝臣联名上表,表示支持王缙。奏请废止“两税法”、新“科举制”,对于“募兵制”则不置可否。

逐渐地,这场由日蚀所引起改制之争变得愈发激烈。

至第三日时,侍中苗晋卿、骠骑大将军程元振、御史大夫裴冕等朝中大员都不知不觉的被卷了进来,改制之争日渐高涨。

相形之下,“日蚀”一事反倒似被“冷落”了下来。

大明宫,麟德殿。

代宗皇帝深夜急招齐王和杨错、元载、裴遵庆、李泌等人到殿议事。

“朝中改制之声日高,莫非真要废止这些制度?”代宗皇帝微皱着眉头,声音倒是很显平静地询问道。

这位从富贵中长大的帝王,面对气焰汹汹的朝议有些架不住。

“陛下,臣先前已言。这些制度或有弊端。但绝对是利大于弊,得多于失!”

元载第一个开口,他直接挑到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上,“力主改制者,臣不知有几人是真心维护祖制祖法。归根结底,不过是因这些制度利了寒门子弟、庶民百姓而已。”

这几日,元载在朝堂上舌战群臣。

以他的智慧口才,仍被层出不穷、引经据典的“对手”纠缠得无法脱身。

近年来脾气日见沉稳老练的他,居然也被激出火气。

“臣赞同元相之议!”齐王很简单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与元载不同,齐王李倓虽然出身皇族,但是这些年长期在地方巡视,对于朝廷面对的问题一清二楚,对于国家的需要,也坚定支持。

“元相之言,虽然在理!”李泌笑着说道,“不过,此事地处置切不可草率。稍有不甚,便可能引发朝中内乱。如此结果,史朝义恐怕是求之不得,他必然会在烈火上再添上一瓢油。”

“经平叛一役,陛下平叛成功的基础已被奠定。若因内乱而葬送这大好形势,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嗯……”代宗皇帝缓缓点头。

轻应了一声,他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

对于杨错来说,在改制问题上,肯定是站在元载这一边。

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也为了能够恢复国力,改制是必须的。如果纵容土地兼并,恢复以前的租庸调制,那么可以想见,没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还会出现史禄山和安思明。

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适才李泌的顾虑,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左右无计之时,杨错的目光停留在了裴遵庆身上。

直到现在,裴遵庆还未发一言。

杨错更突然想到,这几日的朝争,裴遵庆除了奏请治司天台主管的罪,其他事情似乎没有参与过。

以他与元载、李泌的关系,这一举动未免有些奇怪了。

再者,裴遵庆属于历经数朝的老臣。

在谋略上不及李泌和元载,但在这方面那个可以说是经验丰富。

“裴相,你有何高见?”杨错将问题抛了过去。

裴遵庆淡淡一笑,语出惊人地说道:“我在想,此次的朝争倒也颇有意思……”

“有意思?”李泌略显诧异地看向裴遵庆。

连沉思中的代宗皇帝也转醒过来。

“此次朝争盖因‘日蚀’之事而起,但眼下看来,‘日蚀’反倒被抛到一边。所谓改制,不过是‘日蚀’补救之策罢了。如此情形,岂不是有些本末倒置?”裴遵庆轻笑着说道,“再者,朝堂之争,当真争得是改制之事么?”

齐王和杨错尚未完全弄懂裴遵庆的意思。

李泌、元载两人却如同被雷击一般,身体一颤,猛地抬头看向裴遵庆。

代宗皇帝似乎也察觉了什么。

“难道说……”元载微愕说道。

“此次朝争,争得不是什么‘恢复祖制’,而是……”冲元载微点了点头,裴遵庆收敛笑容,淡然说道。

“权力!”李泌几乎是跟裴遵庆一同说出了这两个字。

“这根本就是一场权力之争!”裴遵庆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场改制之争,乃借‘日蚀’之机,以天命之名挑起。试想,若是最终改制成功,元相、李长史,甚至是裴公等诸位大人便是与天命相违,更有欺天子之嫌,焉能再留居其位。如若诸位都被罢了官,得益者又是谁?”

杨错反应过来,到那个时候自己也会有麻烦。因为新“科举制”是他提出来的,一旦有违天命,那结果就是罢官免职。

这可是有很多先例的,眼睛一闭就可以想到很多。

“再者,司天台当真没有提前看出日蚀之兆么?”顿了顿,裴遵庆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太史监萧程颇晓天文变化,更曾着书立说。我亦曾拜读其作,并非虚妄。以他的能力,预断此次日蚀应非难事。”

“六日前,我在外地巡视之时,曾偶观天象,便推知有日蚀将现。萧程专司其职,焉能漏过。或许,这就是一场苦肉之计!平叛的第一阶段大胜,天下之势日趋明了,恐怕有人耐不住寂寞了。”

裴遵庆说话相当有分寸,在将他自己的见解道出后,便收住了话题,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处理此事。

麟德殿内陷入一阵沉默之中,包括代宗皇帝在内的众人,都需要时间来仔细消化裴遵庆的这番话。

假设真如裴遵庆所分析的一般,力主改制的那一帮人倒着实是煞费苦心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史上第一祖师爷随身999个老爷爷,全方位无敌高危职业大师姐小和尚凶猛玄医狂婿灵武争锋洪荒:开局不死不灭穿越修真界后我一路前行军靴碾碎欧罗巴宗门小师弟,无敌从双修开始活得太久想找点乐子竟被当作恶龙异世:我的无敌小店美漫之万千之心神秘宠物与修仙少年遮天我有逆天悟性刺侯霍格沃兹的法术玩家玄幻:倒果成因,先无敌后修炼我,从西游苟回洪荒血红之樱凡人修仙:从三灵根开始狄达摩II冥河漂流奇遇记蓝拳大将给神灵一点点小小的眷族震撼大唐第一刀超武穿梭打造游戏异世界出剑即无敌,你真当我是废物?武道无极限无双轮回天帝世无双买不起坟的我被迫驭诡悍妃萌夫嘘,画中有鬼玄幻:我!开局创立无上帝庭皇城司暴徒:皇帝我也照抓不误!邪恶进化:从蜘蛛开始毒杀万物喂喂喂,该起床写报告了诸天之焚诀成道道陵尸经万古禁忌,想隐世竟有人不愿意?我的师尊超无敌灵能复苏:系统爆炸了8次女版西游之我是一拳唐僧世间唯一仙万界主师岳不群将夜星骸纪元无敌升级
品书中文搜藏榜:神尊的情敌有点多主战神我其实是修行天才我能改造超神宠诛天武神琉璃小仙主玄天不灭风华重回人在战国,我的游戏能提现异火焚神极道剑尊初行荒野血统之潮灵霄传世重生七零锦鲤小甜宝太纯平妖志钻石宝地半糖大隋明月斗罗模拟器:我,霍雨浩,在修仙退伍军人在北京半步大帝,被傲娇系统带着重生洪荒:吾乃紫霄门徒开局让女娲立人教,我是人皇今天开始养精灵我真的没想当魔王啊神武霸主在异界当恶龙千佛不成魔霸爱囚宠:邪王的神女嫡妃星际之废柴大逆袭重生校园女配开局怒怼专家:三胎你帮我养啊眸万界开局大道模拟器,弹指镇压诸天魔模拟十万次,我于古今未来全无敌黑神话悟空穿越篇修仙不如抱大腿我在山海造神明领主之我要让人类重新伟大天荒九曲我真的只想当暖男啊人这种生物一旦不会死会有多无聊绝神恋盗天者死徒弟叛门后,我收养的狗都成了大帝没人比我更懂修炼仙都首席凡尘仙婿开局灵龟,励志成为大千之主爱琳:开始的命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符皇执天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模拟,三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热血传奇之风云再起星脉之寰喵仙宗主:从猫薄荷开始证道长生从邪神开始的旅途我爱你生生世世新白续开局放逐南疆,召唤亿万陆地神仙玄幻:开局极境系统,一路横推西游:悟空重生捡破烂,如来怕了雨锁天涯散修剑神西游记:AI掌控的西天取经弑神皇命渡极城苍渊魔帝:重生归来,血债血偿!我有一剑独尊身娇体弱菟丝花?黑莲花了解一下主神真是太难了大唐,开局收徒李丽质诸天法则战纪幽冥录:开局打造阴司新时代地脉千年:守护者的征程谢邀,人在修仙,刚成为天花板永夜执棋人尘世凡心之一路飞升开局殓尸人,我靠氪命斩妖长生无情道修成洪荒万人迷厨道武尊:熟练度系统我在大明当贪官问道录:趋吉避凶谋长生鬼灭之刃:从苇名来斩断不死重生后,她们竟能偷听我的心声你一个女修:拿着万魂幡还咯咯笑穿越红楼收金钗异界骑士:我靠玩梗拯救世界天王刀诀团宠小师妹竟是混沌灵根救命!我的系统让我拼夕夕修仙骨王萝莉:开局万族俯首称女皇!战灵人人手一个老爷爷,我爷是你爷的爷五彩珠缘之青云风云大师今天又升级了我在玄幻世界导演名场面报告帝尊:世子有喜了三千一念我本是天道亲闺女剑仙归来:开局手撕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