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通常臣工对君王说惶恐并不是真的惶恐,就好像是臣工向君王说自己死罪并不真的是要去死,他们只是因为身份特别而形成一种“开场白”。

这一次有些不一样,刘彦的话听上去很重,已经在问建立的国家是为谁而建,会让百官脑袋里有诸多的想象,例如君王觉得众臣在欺瞒、狡诈、违逆……等等无数种。

君与臣是统属关系,亦是对抗的关系。君王权力大到没边的时候,意味着众臣权力被缩小到最小,甚至时刻要生活在惶恐之中。同理的是,众臣的权力大的时候,君王的权力就会被缩小,该换成君王生活在惶恐不安里面了。

历朝历代的君臣关系一旦失衡就是国家不幸的开始,哪怕是再英明的君王权力过大,一生只犯一个错误都会让国家陷入动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君王从来都该是一个仲裁者和棋手,不应当亲自参与博弈,刘彦的权力当然无人可以撼动,他一直以来也是在当一名仲裁者和棋手。恰恰就是这样,他说那些话才会显得有份量。

跪拜于地的众臣,惶恐就是真的在惶恐,他们碰上了一个任谁都无法撼动的君王,身为臣工手里没有什么好牌可以与之博弈,没有被君王针对自然是不会有什么事情,一旦君王决定要料理谁,那人还是安安分分接受君王的裁决最好。

人生在世绝对会犯错误,手中有权力的人犯错的机率会更大,但凡有权之人绝对不存在清白,差别就是犯的错误大不大,或者说是君王追不追究。

“胡人肆虐中原数十载,寡人率众卿解救百姓于豕奔懦泣,更为续汉家伟业辉煌。”刘彦这一刻的身姿看着挺孤独,是在自问,也是在问百官:“如今外有强敌窥视,内有百姓困苦,汉家旧土余有三四未曾收复,汝等之中可是有人不明?”

先是众卿,后面是汝等,代表着君王态度上的转变。

身在大殿之中的百官,要是以九品中正制来算,仅有极为个别是九品官,其余起码是四品往上。他们可以说是汉国统治的阶层,亦是最大的利益既得者,对于君王怀有什么志向,国家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基本上是心知肚明。

汉国的武力强悍,从以一国而敌天下能够看得出来,讲征战汉国并不怵任何敌人,对于汉国会全面收复汉家旧土也从不怀疑。

估计是从轻易灭掉东晋小朝廷中得出汉国必定会一统天下的结论,一些人的思想真的是在发生改变。

拿桑虞为例子,汉国仅仅是有青州的一州之地时,他从来没有想过以身份的便利为家族谋取好处,乃至于是汉军攻占兖州与豫州,情势还没有真正明朗之前,可以说是一心为公。他开始为家族谋取利益是到了淮水之战出结果之后,这个转变并不会太过稀奇,因为并不止是他一人这样。

身在高位而又一直秉持公心……或者说以君王的意志为首的只有纪昌一人。他是真的在肝脑涂地效忠君王没有错,内心里其实也渴望君王的伟业能够实现,也就是从中原起步,进而全面收复汉家旧土,最后横扫万国统治整个世界岛。

知道刘彦志向的人并不少,认真的人却不多。这些人的认知中,“天下”从来只有曾经的汉帝国统治的那些范围,哪怕是知道世界并不那么狭小,可像是被催眠的一样,对外面有多少土地基本是无视的态度。

可以说历朝历代中,“天下”从来还真的就只是那么大,以汉帝国曾经占领的地方为基本盘,顶多再算上草原和西部高原,其余的地方只会斥之为“蛮荒之地”或“不毛之地”,明明可以轻易占领也不会多看上一眼。

也许不止是目光短浅,是条件限制,或是占领的成本太大?

汉帝国一再扩张,占领草原之后有些手足无措,惊讶地发现草原并不适合农耕。而汉家苗裔从秦帝国崩溃之后已经失去放牧的这一“技能”,无法形成足够的效益,支付却是拖累国家财政。他们往西扩张到西域,发现西域就是一个戈壁与沙漠众多的贫瘠之地,西域以西更是除了沙子没别的。

唐帝国发展到顶峰,向外进行侵略战争的时候遭遇到了曾经汉帝国的窘境,就是哪怕是打下一地,统治不会有什么难度,可是统治的成本大得惊人却不会有什么收益。有了汉帝国曾经的尴尬局面,唐帝国创造“羁縻州”政策,于某个地方只驻扎少量的驻军,选个当地人作为傀儡来代为统治,让唐帝国跨出了汉帝国遇到的瓶颈,至少唐帝国在疆域版图上比汉帝国要大出那么一些。

当然了,现在要是找旧例也仅是有汉帝国来作为参考,可能无数的人翻阅汉帝国曾经的史料,会发现汉帝国扩张到极致之后遇到的窘境,得出一个“曾经的汉家版图已经是统治极限,再往外扩张反而是负担”的结论。

幸亏只是有汉帝国作为例子,要是有唐帝国的例子可以看,绝对是要吓得他们从懵懵懂懂的反对无限扩张,到惊惊慌慌地反对极限扩张和限制地方军权。要清楚的知道一点,唐帝国的扩张过程黑历史不要太多,然后地方藩镇就是干翻了中枢,才有了后面的五代十国。

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有人吭声,他们只能是继续拜在地上,听着刘彦在那里发表感概。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刘彦在渡步,声音依然不快不缓,听上去没有什么情绪波动:“听听,寡人是最不重要的一个。既然寡人都这样,汝等可有自认比尊寡人者?”

要说的是,孟子提出不少的理论,能够被接受的则是太少,其中关于《尽心章句下》的一些言论更是被斥为缪谈,也就说不止百姓不认可,连带官员和君王也从来都当成笑话,只因为说得很好听,但几乎没有执行的可能性。另外,孟子的一生就是作为一名“斗者”,游历各国几乎是逮住一个喷一个,被喷得最惨的是战国七雄的一个国君,搞得列国的国君知道孟子来了就开始闭门拒客。

刘彦的一句话,让众臣又是齐声口呼:“臣惶恐!”

惶恐之余,少不得是有人在思考,难道君王要开始走“孟子路线”,进而从小脑袋瓜里回忆孟子曾经都提出过什么治国思想。

“有民,方而有国。民为国家之基石,国家纳赋、缴税、兵源离不得百姓。以众多小家汇集为一个国家。民安心生产可使国家富庶,民尚武进取则国家兵锋强势。”刘彦可没有想过要走孟子路线,要有也是霸王道杂之的路线。他总算是提高了而一些音调:“百姓乃是寡人一切伟业之根本,寡人爱之、惜之。汝等之中有人欺凌、掠夺百姓,使百姓与寡人离心离德,是在挖寡人大业的墙角!”

声音在大殿之内回荡,之前的假惶恐变成了真惶恐,自觉干得过份一些的人开始浑身打摆子。

刘彦没有过多去观察百官是什么模样,是看一眼荀羡点了点头。

荀羡手持一个卷轴迈步而出,朗盛道:“王上诏,众臣听宣!”

文武百官无不是起身再拜,齐声呼:“臣,聆诏。”

宣读诏书一般是宦官干的活,刘彦没有始置宦官,是由贴身秘书郎来干这个活,包括朝会之上宣读和去百官家中宣召(旨)。

荀羡在宣的诏并不是百官想象中的内容,他们原以为会有谁被处置,听了却是长长的封赏。

诏书宣读起,汉国取消左右丞相分治,由纪昌担任丞相,桑虞为御使大夫,然后一系列的官职安排。

徐正正式卸任征南将军一职成为太尉,这个还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尽管心情忐忑,却是喜悦三公总算不再空缺,想着刘彦称帝已经提上日程。

听到庾翼被委任廷尉众臣多少是有些诧异,他们多多少少知道庾氏一族为什么会转投汉国,怀疑交换条件有了变化,思考庾翼成为廷尉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自然了,庾翼被委任廷尉要有基础,而基础就是庾氏一族在建康争夺战的功劳,连带桓氏一族和众多世家只要有功也会得到封赏,使本来就对南方世家充斥朝堂有警惕心的人不得不多想。

诏书很长,重要的委任牵扯到不少利益团体,要是细细分析会发现一点,中枢的三公九卿分布转变之下,一套平衡被形成。

要说大殿里谁最开心和兴奋就某过于冉闵,兴奋曾经追随自己的一些人升官晋爵,开心桑虞被撸掉了右丞相一职。

丞相只剩下一个不再分左右,等于是原本属于丞相的权利被集中,纪昌是一个很纯粹的人,由他担任丞相说明君王对权利的分配进行重要一环的调整。

不能说御使大夫这个职位不重要,若说丞相是一个国家的政1府最高行政长官,御使大夫的权利就是主要管理记事和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应该说御使大夫的权利一点也不小。

桑虞转任御使大夫,从行政级别上并没有降低,只因为御使大夫实际上的地位本来就是相当于副丞相,以前桑虞就是副丞相的定位,成了御使大夫之后除了不再具有民政管理权之外,相反是多了一项监察文武百官的重要职权。

诏书还在念,有一些人则是一直没有听到关于自己的内容而开始情绪出现波动,其中以冉闵和桓温最为着急。

徐正本来是征南将军,他晋升为太尉之后,等于是征南将军这个职位有了空缺,而目前汉国对长江以南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按理来说徐正卸任之后该进行重新的委任。

桓温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征南将军人选,不是他出身于长江以南这一点,还有关于汉国朝堂对他的近一步考察。而他要是成为征南将军,说什么也不会偏袒南方世家,应该说下手会比其余人都要狠。再来是,他先征讨李氏成汉,灭掉李氏成汉被封侯,可是武职上并没有得到晋升,这么一来他无论怎么看都属于征南将军的不二人选。

荀羡还在继续念,刚才刘彦发飙,还没有进行任何处置的时候突然有诏书,让百官心中的各种惶恐与不安随着诏书的公布被冲散了一些,百官的注意力是转到政局的改变上面。

诏书总算是念到了军方的部分,冉闵听到的是自己晋升为骠骑将军,虽说是略略失望不是大将军,但内心里大部分还是比较喜悦。

汉国的核心武职其实并不多,置太尉为武将第一人,可是太尉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那么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冠军将军这些可以统兵作战的位比三公级别武将职位就显得很重要,还有卫将军、中尉、中领军这些位比九卿级别的武将其实是戍卫中央不外出作战的。

桓温如愿听到自己成了征南将军,刹那间就是差点咧嘴笑出声。

汉国的四征将军中,目前是以征北将军和征南将军的兵权最为庞大,毕竟北方有石羯赵国和慕容燕国、拓跋代国,南方还有许多的世家正在负隅顽抗。征西将军在目前就是一个光杆,仅是有一个幕府却没有直属野战兵团。征东将军则是显得比较诡异,除开有一支数量不多的直属部队之外,就是多国的仆从军,然后还监管东海、渤海的舰队。

吕泰安安分分地跪拜在地,原以为封赏什么的大概与自己没什么事,听到被委任为征东将军立即愣神,随后是感恩戴德地抬头昂视了一下刘彦。

感到惊喜的不止是吕泰,谢安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谢安在对石羯赵国的战事中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带着一些出彩,绝对不能说是怎么的优秀。他却清楚自己南调作战后懈怠得太明显,不被革职拿办已经是天大的运气,再有就是谢氏一族在汉国与东晋小朝廷的对抗中死硬了一些,导致他听到自己被任命为征西中郎将的时候真的是呆住了。

中郎将是晋升为将军的必要途径,谢安惊喜之余意识到汉国向西部进军已经提上日程,就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