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驱使百姓攻城?”

杨玄一怔。

报捷的信使说道:“正是。据闻石将军令麾下持刀枪逼迫百姓,杀了数百人。又许诺破城后尽皆释放……”

“可攻城也得死啊!”乌达觉得这事儿有些骇人听闻。

韩纪淡淡的道:“攻城兴许能活,不去立刻就会死。”

“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活,是个人,都会下意识的去攻城。”杨玄觉得自己小觑了石忠唐。

“那些南周人下不去手。”信使显然也不赞同这等手段。

韩纪低声道:“郎君,驱使百姓攻城,这等残暴的手段一般人想都无法想到。石忠唐此人,不可小觑。”

“我知。”杨玄努力回想起当初遇到的石忠唐,那时候的石忠唐在长安城中四处赔笑寻找大腿,客气的不行。

“这人啊!变的太快。”

韩纪笑道:“谁说不是呢!想想老夫,当初一门心思辅佐那人。那时老夫最大的心愿便是那人对老夫言听计从……

可谁能想的到老夫竟然到了北疆,时也命也!”

“言听计从……难!”杨玄觉得韩纪的愿望太虚无。

除去那等极端软弱,没有主见的人之外,没有谁会对谁言听计从。

而且,言听计从更有些傀儡之意,时日长了,不是智囊鸠占鹊巢,就是东主忍无可忍,一刀剁了智囊。

韩纪有这等想法,莫非是个权利欲强烈的家伙?

杨玄盘算了一下,若是如此,那么,他又得重新调整一下内部的权力架构。

他突然生出了一种明悟。

所谓的上位者无需事必躬亲,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上位者的手中握着一大票人才,什么人才适合干什么事儿,什么性子的人适合干什么事儿。这个不妥,哪怕是大才也得靠边站。那个平庸,但极度忠诚,就算是能力差些意思,也得提拔上来。

这便是上位者该干的事儿。

韩纪干咳一声,“那人极度自信。”

“是吗?”一般极度自信的人,多是春风得意的人。

当然,也有例外:蜜汁自信。

“他数度谋划,幸而老夫后续知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否则老夫早已跟着他进了大牢。”

这种心态,怎么像是嫌弃呢?

就你这样的主公,我真不乐意伺候。要么你对我言听计从,要么我该干嘛干嘛去。

“你这是……不情不愿?”

韩纪一怔,然后失笑,“是了。如今想来,老夫当初便是有些不情不愿。一边是人情得还,一边是野心勃勃,却又能力平庸的东主。那时老夫恨不能被他呵斥一番,驱赶出门。”

人才和主公,基本上是双向选择。

“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

韩纪眼前一亮,“郎君这话,却如同为老夫量身打造一般。”

这货的脸皮,也不薄啊!

“那你觉着北疆如何?”老贼问道。

韩纪微微一笑,“三路大军南征,郎君为客军,却异军突起。不过,太过出众,有时候不是好事。那些人怕是会弄些手段。”

他没从正面回答,而是通过这番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郎君,硬是要得!

王老二不解,问屠裳,“屠公,这是什么意思?”

屠裳说道:“读书人转着弯拍人马屁。”

“哦!”王老二唏嘘不已,“那我也拍过郎君的马屁,不过郎君说太过直白。”

“直白更好。”屠裳就看不上那等卖关子的文人。

一种微妙的气氛油然而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韩纪智谋出众,让小团体的人生出了危机感。

杨玄感受到了,但也无视了。

许多时候,内部不能死水一潭,得有外力冲击一下。

韩纪,就像是一条凶猛的鱼,一下打破了水潭的宁静。

……

叶州城,张焕看着被烧毁大半的粮仓,冷冷的道:“执行此事的,吊死在此处。”

“是。”

没人为那些人求个情,说什么杀俘不祥。

“其实,那是个狠人。”

张楚茂说道:“他令人焚烧了粮草,便是不给我军补给的机会。可我军得不到补给,城中的百姓呢?”

“在守将的眼中,自己能战死殉国,想来百姓饿死殉国也不是事。”

张焕骂道:“这狗曰的世道!”

张楚茂说道:“必要时,我军可买了百姓手中的存粮。”

这人,够狠!

所谓买,不外乎便是抢夺。

张焕摇头,“此举会让南周人同仇敌忾。”

第二日中午,石忠唐来了。

节度使临时驻地里,文武齐聚。

“见过相公!”

石忠唐行礼。

众人看着他,眼神复杂。

要说残忍,乱世时被围困,以百姓血肉为军粮更残忍。

可天下承平已久,偶尔爆发冲突也只是局部,大家不会杀的血糊糊的,而是在规则内争斗。

石忠唐来了个驱赶百姓攻城,一下就让不少人想到了那些传闻。

两脚羊。

人肉军粮。

“说说。”张焕颔首。

石忠唐说道:“信州守军坚韧,守将更是大骂陛下,下官一时激愤,便令人驱赶百姓攻城。”

就那么简单。

你要说我残忍,可事出有因啊!

那守将羞辱陛下,难道你们能忍?

这人,竟然滴水不漏。

是个人才!

张焕说道:“信州存粮可多?”

“有一些。”石忠唐拿出了册子,“除去拿了些钱财赏赐麾下之外,其它的尽数在此。”

有人过去接了册子,交给了周遵。

周遵看了看,抬头,对关注自己的张焕轻轻摇头,示意不多。

张焕心中有些失望,但为将者,就算是军中只剩下一顿饭的存粮,依旧不可露出痕迹来。

他笑道:“云山奴此战蛇头虎尾,倒是让老夫心中也跟着七上八下!”

众人不禁笑了起来。

但看向石忠唐的目光却不同了。

有人低声道:“就是够狠罢了。”

身边的官员低声道:“够狠,也是一种本事。许多人都没有的本事。”

上官令你三日破城,你能想到的唯一法子便是驱赶麾下攻城。而人石忠唐却想到了驱使百姓攻城。

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差就差在了思路上。

思路一开,人生就截然不同了。

“云山奴此战大功,老夫已令人记下了。”

赏罚分明,这是大将的本分。

石忠唐行礼,“多谢相公。”

他昂首归班,那些文官官员的眼中,多是羡慕,偶有嫉妒。

原先石忠唐只是一坨臭狗屎,靠着为张焕卖命维系着自己的地位。可谁曾想到,一趟长安之行竟让他结缘贵妃兄妹,由此就开启了平步青云之旅。

南征后,想来贵妃兄妹又会拉他一把。

啧啧!

这南疆,越发的有趣了。

“相公,左路军杨使君求见。”

“哦!他来了。”张焕说道。

杨玄一进大堂,就感受到了些异样。

羡慕嫉妒。

“左路军此战骁勇,率先破黄州……更要紧的是,击破了南周所谓三大名将之一的雷琦,有力震慑了周军的嚣张气焰!”

张焕给的评价很高。

“相公谬赞了。”

杨玄知晓此刻要低头做人。

“不是谬赞。”

可张焕却再度夸赞,“那雷琦乃是将门子弟,用兵老道。此战你能一举破黄州,想来汴京的南周君臣也会为之胆寒。”

这个夸赞太过了。

杨玄看众人一眼,发现石忠唐含笑以对。

虽说破城的手法让人诟病,可石忠唐也算是立下大功。

他先来,想来张焕已经夸赞了一番。

如此,他这般忘形的夸赞我,是想制衡我与石忠唐。

想明白了这一点,杨玄的态度骤然一变。

“南周军坚韧。”

周围都安静了下来。

当初大伙儿信誓旦旦,觉得南周就是一幢破房子,大伙儿一人一脚就能踹倒。

可杨玄却说这个破房子里面装修精良,不容小觑。

当初无人听,现在想来,杨玄当初的话是何等的清醒。

而映衬着自己是何等的轻狂。

杨玄一句话,就让众人沉默,然后回归自己的地方,冲着老丈人拱手。

周遵微微颔首,心想张焕几番夸赞女婿,用意不纯。女婿这番话倒也有礼有节。

张焕干咳一声:“叶州,黄州,信州一破,前方便是永州。永州之后便是汴京。此战,便是决战。”

惩戒之战,自然不可能攻打汴京,否则消息传到北辽,赫连峰能抓狂,一边大骂李泌老东西撒谎,一边起大军出击。

但,这对于北辽来说并非坏事。

杨玄突然想到这一点:北辽内部的矛盾不比大唐少,赫连峰空有大志,却被国内的对手们拖着后腿。

若是大唐攻打汴京,甚至是攻破汴京的消息传到北辽……

赫连峰兴许会狂喜。

大义来了!

大唐背信弃义,对大辽的盟友南周下了毒手。

朕要起大军南下。

谁赞成!

谁反对?

大义在手,林雅等人也只能低头。

如此,赫连峰就能借助攻伐大唐的行动来重新整合北辽内部的权力结构。

娘的!

弄不好赫连峰还真希望大唐攻打汴京。

杨玄脑子里一抽抽,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天下英雄。

“据密谍来报,永州一线,南周布下了大军,人数约二十万。”

众人不禁一惊。

“二十万!”

张焕点头,“差也差不了多少,不过,不少是禁军。”

“看门狗啊!”有人笑道。

“哈哈哈哈!”

众人开启了群嘲模式。

“据闻南周的禁军和大唐的诸卫差不多,都被养废了。”

“可不是。南周禁军在汴京多年未曾动窝,更不曾去厮杀过。和咱们比起来,那便是绵羊。”

“不可轻敌。”张焕沉声打断了众人的群嘲,“此次征战,咱们吃了轻敌的亏。现在还要重蹈覆辙吗?”

众人心中一凛。

张焕说道:“此战乃是彭靖与方崇指挥。你等想到了什么?”

有人说道:“相公,文人指挥,那不是咱们的机会吗?”

“彭靖果决,方崇狡黠,这是上次谁说的来着。如此,不可小觑。”

几个文官微微摇头。

张焕目光转动。

这是要点名啊!

出彩的好机会。

关键是,看张焕的意思,分明就是想挑选前锋。

这是立功的好机会!

官员将领们都昂首挺胸,就等着被张焕看到。

杨玄在琢磨着彭靖二人。

上次他出使南周时,就察觉到了些不对劲。

南周国中的矛盾确实是比较突出,和大唐一样,权贵士绅巧取豪夺,百姓苦不堪言。以至于烽烟四起。

叶城遭遇叛贼只是一隅,天知道南周国中还有什么大麻烦。

故而年胥迫不及待的提拔孙石等人,委以重任,听凭他们发起新政。

这是一种危机感下的举措。

但彭靖等人却疯狂抨击新政,立场也很简单,在他们看来,南周的根基不是百姓,而是文人,是士绅。

也就是所谓的精英。

文人在,士绅在,只要这群精英站在朝中的一边,那么什么乱子都不怕。

在这个时代,皇权不下乡,那么基层是如何管理?

靠的便是乡绅。

这些乡绅要么是地主,要么是文人,他们和地方官吏亲密无间,双方联手管控着地方百姓。

这个局面看似很平稳,还不用朝中出人出钱,就解决了地方管理的空白。

可他们却忘记了,人是贪婪的啊!

人的贪婪是本能,失去管控後的贪婪,能啃噬他们视线内的一切。

这些乡绅在攫取了管理地方的权力后,很快就蜕变成了地方上的土霸王。

他们和地方官吏勾结,兼并田地,压榨百姓……时日长了,百姓不堪盘剥,可却寻不到控诉的渠道,要么等死,要麽,只能揭竿而起。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帝王需要借助乡绅来管理地方。

而乡绅也需要借助这个机会来发家致富。

可百姓呢?

被这群最尊贵的人忘却了。

直至烽烟四起时,帝王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精英就是最大的毒瘤啊!

这时候年胥才想起,娘的,必须要从这群毒瘤的身上割块肉下来,缓和一下和百姓的矛盾。

可那些人会愿意吗?

都吃进嘴里的肉,谁想让我吐出来,我特么就和谁拼了!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彭靖和方崇等人不过是这些人的代表罢了。

所以,南周国中的这场纷争,实则便是对百姓的态度之争。

皇帝觉得百姓虽说是牛马,可要想牛马干活,好歹得给他们吃点儿草吧?

彭靖等人代表的那群人却呸了他一口。

去尼玛的!

那群贱民只要不死,就得继续给爷做牛做马!

皇帝认为,虽说百姓是牛马,但要安抚。

彭靖等人所代表的精英群体认为,百姓只是工具人,为咱们挣钱耕地的工具人。工具人能不饿死就行,还想着什么安抚,你喝多了吧?

两者之间最大的认识差是:贪婪!

皇帝低估了人性的丑恶。

所以,这是个死局!

解不开!

杨玄微微摇头。

“杨玄!”

“啊!”

杨玄抬头,有些茫然。

然后发现一群人正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自己。

连石忠唐都是如此。

“你部为前锋。”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赤火汉末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