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烦心的事情就像是土地种下的花生,想要拔出来,但是往往拔出的不是一个,而是大一串,而且个个都很饱满。

让人头疼。

就像是眼下,斐潜看着最新的贾衢送来的军报,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去请东曹来……”

斐潜吩咐道,然后把军报往桌案上一放,伸手拿起了笔,沾了些墨水,提起之时却猛然间发现自己手有些轻微的颤抖,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方稳定下来,在木牍上写下了“志不强者智不达”七个字,停笔看了看,盯着这几个字有些出神。

这几个字看起来像是儒家劝人向上的话语,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而是墨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不仅仅是儒家的东西,甚至严格讲究起来还有不少是其他人的,只不过儒家用好了拿来主义而已。

“志不强者智不达”,就是墨子的一片关于修身的文章里面的话语。

斐潜不知道那些所谓龙傲天级别的穿越者怎样去解决自己思想上的问题,也不清楚这些见人杀人见神杀神,见鬼杀鬼见魔杀魔的家伙心理上究竟是怎样建设的,但是斐潜自己很清楚,没有一个坚韧的心智,想要在后续的三国当中保持清醒的状态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像是眼下突发的这种情况,下一步应该怎么选?

每踏出去一步,都像是后世地雷阵一样,不知道落脚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地雷即将被引爆,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在于踩下去之后并不会立刻爆炸,而是会延时起爆,而当爆炸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一塌糊涂不堪收拾了。

历史上的那些经验和知识,可以提供给斐潜用来借鉴和参考的越来越少,各类突发的事件则是会越来越多,所谓料敌先机的优势不存的情况下,如何面对未来,就像是在浓雾和黑夜当中独自『摸』索前行的旅人一样,斐潜需要更强大的内心,更强大的意志,才能继续在自己的选择道路孤独前行。

这七个字,就是斐潜写给自己的,也算是一种自我提醒吧……

“主公。”因为政事堂距离得也不远,所以荀谌很快就来了,在堂下拱了拱手。

“哦,来了……”斐潜将笔放下,说道,“进来罢,坐。”

斐潜按着写了字的木牍,也没有马上就提关于贾衢军报的事情,先问道:“观友若政事颇为繁忙,某令人新制了一种茶,也请友若品尝一二……来人,将新茶冲泡些!”

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能急,所谓急事要缓办就是这个道理,缓不是指拖拉,而是指的是考虑周全之后再处理。急切切的将问题抛出来,然后就着急下手去处理,若是处理方向不对,说不定反而会导致问题朝着更恶劣发展。

斐潜自己很着急,但不能表现出来,而是需要风轻云淡,似乎万事万物都心有成竹一般,否则一方面会被属下看轻,另外一方面也很容易就连带着手下的人员也失去冷静,在判断上形成误差。

所以斐潜便选择了一个似乎完全不相干的话题作为切入点。

“冲泡?”荀谌听了这个词语,不由得扬了扬眉『毛』,这个动作斐潜经常做,不知不觉当中荀谌也就学会了。

在唐代以前,并没有特别的制茶方法,就连茶砖,也不过就是将新鲜的茶叶摘取下来,然后压制晾干而已,在茶叶产地,大多数汉代人是直接采摘茶树生叶烹煮羹汤的,距离产地远一点的地方就只能是掰碎茶砖,有的习惯会多一道工序,加热烘烤一下碎茶去霉味,而大多数人往往就是直接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汤,煮沸之后,扬汤去热,撇去浮沫,便端上来饮用。

这样的习惯一直会延续到唐代,从唐代中叶开始,煎茶的手艺就从北往南大规模的流行开来,甚至还有详细的规定,要灸几次、碾几下、罗几遍等等,形成细微的茶叶粉末,然后再根据水沸腾的程度,再二沸的时候投入茶壶烹煮,分饮。这唐代盛行的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一整套的饮茶模式,被当时的留学生学走了,然后一直沿用到了后世。

宋代开始有斗茶,也叫做点茶。明朝才有冲泡茶,这还得益于朱元璋。因为朱元璋知道民间疾苦,所以罢贡团饼茶,只让上贡散茶,所以导致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散茶代替龙团凤饼,炒茶工艺逐渐流行,六类茶类开始逐步确立。后世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续。

至于辫子朝,就只懂得躺在明朝的尸骨上吃喝,在这个方面上,没什么贡献。

并北是没有正儿八经的茶叶的,但是斐潜知道,后世的山西有一种茶,苦荞茶,所以斐潜就让人去找了,没想到这些苦荞,在太行山里面倒是挺多……

不多时,苦荞茶端上来了。

斐潜晃了晃茶碗,看了看略显的有些发黄的茶汤,端起来闻了一下,嗯,还行,焦糊味只有一点点,不是很明显,大部分都是纯粹的荞麦清香,很是宜人。

荀谌也是一样,闻了一下,微微点点头,端起喝了一口,又点了点头,然后再喝了一大口,“麦香扑鼻,略有甘甜,倒是不错……”

“不仅如此,此物与普通茶饼一样,亦可消食……”斐潜敲了敲茶碗说道。

荀谌端着茶碗,眼珠子转悠了一下,几乎是立刻反应过来:“哦?不知此物所产何处,所费几何?产量多少?”

“此物,便是黑山特产……产量倒也不少……”斐潜也喝了一口,然后放了下来,说道,“至于所费么……呵呵……”

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黑山部众很多都在山间旮旯里面种了这种并不是非常需求肥沃土地的苦荞,并且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种苦荞,因为结籽比起普通荞麦还要小,若是直接食用,味道不好,但是连籽带叶一同炒过之后再冲泡,倒是有一股别样的麦香味。

苦荞因为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所以若是饥饿的人,难免会越吃越饿,不过这个副作用对于草原上的胡人来说,无疑就是福音了……

虽然说从南方采购来的茶砖利润也不错,但是哪有自己掌控了一个茶源,从头赚到脚,来的更黄更暴力的?

更何况这些茶源根本不需要挤占原有的耕地,只需要那些安置在壶关上党太原的黑山民众继续种植生产就可以了,成本低廉的相当可以。

光这一项,和胡人之间的贸易利润,斐潜就可以增加至少三四成!

荀谌听了斐潜的话,再看着茶汤,眼中几乎都可以放出光来,摇了摇头,说道:“……恭喜主公!这真是……真是……”

荀谌看着手中的茶汤,已经找不出什么话语来形容了,或许是用一本万利也不为过,虽然惊讶,但是他也知道,斐潜叫他过来肯定绝对不是仅仅为了炫耀一个新财源的,而是还有另外的事情。

果然,再添了一次茶汤之后,斐潜挥挥手让侍从都退下去,然后才说道:“粱道来报,言及采摘苦荞的黑山众,在山间发现了袁氏兵马……”

“什么?!”纵然是向来都是沉稳有加的荀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不由得手抖了一下,茶汤差点晃出来。

斐潜点点头,表示确认荀谌没有听错,然后说道:“……估计是山道之间粮草转运不便,这些袁氏兵卒停下来一面渔猎补充,一面等着后续粮草……”

荀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斐潜看得见,荀谌的手似乎也有些颤抖。

对于当下来说,袁绍是一个庞然大物,和外强中干的杨氏截然不同。杨氏其实说起来就是一个山东士族化的山西士族代表,虽然讲起来有些拗口,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和山东本土士族袁氏,虽然名义上是相等,但是实力上差距非常的大。

别的不多说,单单是从刘秀时代开始,就延续到当下的各项针对冀州和豫州的优惠政策和政治倾斜,并由此产生的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就已经是杨氏难望项背的了。

倒下了一个袁绍,吃肥了曹『操』。

死掉了一个袁术,便宜了孙策。

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折腾过的二袁的底子,依旧可以支撑起一个魏国和一个吴国,就足以证明袁氏当下的是多么的强横了。

虽然知道袁绍将来并不怎么样,但是那是在历史巨人肩膀上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当下若是斐潜和袁绍开战,有多少人才可以做到“志不强者智不达”?

“不知何人领军?”荀谌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些,但是很快,他就从一开始的震惊当中恢复过来,沉声问道。

斐潜看了一眼木牍,说道:“两面认旗,一个应该是是袁,一个是高……人马么,没有太过接近,黑山众也不懂数数……但是预估至少三千以上……”黑山众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也别小看了基层百姓的智慧。不认字,但是依旧可以照猫画虎画出图案来,只不过数数这个就难为了这些黑山众,只能贾衢根据其描述大概预估一下。

这也算是就近安置黑山众的一个额外福利吧……

“袁,高?”荀谌琢磨了片刻,说道,“袁氏将领倒是难以断定,高氏么,应是高干高元才了……”

“高干高元才……”斐潜点点头。

不好也不坏的一个将领。要在历史上,高干也好歹挡住了曹『操』的攻势大半年,比起袁绍那几个儿子都强不少,当然也不能说他是二流顶尖的,大概中等就是了。由他来领军,说明袁绍对于并州上党太原一带,既重视,也不并非多重视。毕竟现在袁绍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干死公孙瓒,消化幽州地盘上。

“袁大将军……”斐潜摇摇头说道,“莫非大将军已定幽州?欲拓并州?似乎有些蹊跷……”

战不是不能战,但是这个战争一旦展开,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能结束的了。这么快就和袁绍正面怼上,这段时间东奔西走,吃下去的都还没有消化完全,就要剧烈运动,这不犯阑尾炎就怪了……

荀谌捏着胡子,沉『吟』片刻,是若有所思的说道:“主公所言甚是。以某之见,大将军未必想要与主公交战!”

“哦?”斐潜看着荀谌,问道,“友若请讲。”

荀谌捋了捋胡须,说道:“若以兵卒计,三千之数,不为少,亦不为多也,若大将军欲夺并北,所遣绝非此数才是,此乃其一;其二,未沿河内大路进军,直取粮草转运困难,山间崎岖之道,所为之何?唯有争时也!故而某斗胆推测,主公返平阳之事……大将军尚未知之……”

荀谌最开始说的慢,后来便渐渐加快了速度,“……故而,大将军此番进军,非欲战,乃欲取也……”

“哦……”斐潜听明白了,琢磨了一下,觉得荀谌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也不由得悄悄的舒出一口气。

这就是谋士的好处了,斐潜之前只考虑到说万一和袁绍正面肛起来,麻烦就大了,毕竟袁家在河东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都远远超过了斐潜,而且现在斐潜铺开的摊子太大,搞不好袁绍一出什么阴招,斐潜后院就翻腾起来了,所以,能暂时不打就暂时不打的好,拖过几年再说,到时候斐潜地盘稳定下来,而二袁又相争起来,此涨彼消之下,自然就好过现在就翻脸。

“善!”斐潜点点头,说道,“不过……嗯,某明白了……”

斐潜没有将问题问出来,只是看了看荀谌的眼神就知道答案了,虽然心中多少有些不舍得现在就离开平阳,不过毕竟眼下是大事,不容得有过多得儿女情长,便转口说道:“一事就不烦扰二主了,友若,吩咐下去,集结一千骑兵,某明日出阵上党!让张绣张伯锦随军,统领先锋!平阳之内……便托付友若了……”

“唯!敢不为主公尽力!”荀谌离席而拜,领命告辞退下。

若是如同荀谌所说,袁绍派遣这一支军队,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之前听闻斐潜挂了,然后过来抢地盘的……

毕竟袁氏大旗高高的飘着,若是并北真的无主了,那么派个高干什么的带些偏军过来『插』个旗帜也是正理。要抢地盘,自然是要抢些时间,所以宁可走风险更高的山路,也没有选择去走需要绕远路,要花更多时间的官道。

按照这样的思路,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便只有一个。

就是斐潜亲自跑一趟,让袁绍派遣过来的这一支军队,不管是高干统领,还是袁氏的某个子嗣亲属统领的队伍,亲眼看见征西将军斐潜活生生的模样,那么之前所传的征西将军亡故的消息自然不过就是谣言而已。

那么袁绍就有很大的可能会打消继续进攻的欲望,毕竟争夺有将主在的地盘和无主之地的战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当然,这样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具体将来会怎样发展,谁也不敢打包票,万一袁绍脑抽抽了呢……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