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俪君已经快忘记自家外祖留下的商号拥有石榴红这么一种独家产品了。

赵陈记目前在长安城内外主要经营布匹生意,拥有自己的丝织坊和染坊。他们出产的衣料质量上乘,但还算不上顶尖。别说天下之大,蜀中与江南亦有许多有名的织坊,光是在长安城中,就有三四家出品不输给他们的同行。只是因着石榴红这一款染料颜色极美,是别家都染不出来的,又托隋王府与小高力士的关系,送石榴红绫进宫中做了贡品,不担心会有权贵抢夺,赵陈记才能在长安城的顶级商圈中站稳脚跟。

李俪君还记得赵陈记染的石榴红绫与石榴红绡是什么样子的。她母亲陈氏年年都会拿这种颜色的不同料子,给母女俩做四季新衣。那是一种十分鲜妍明媚的红,比正红要偏橙色一些,就象是五月的石榴花瓣,艳丽得如同一团火。长安城里的女性从女童到中年妇人,很少有人不爱这个颜色。

赵陈记在长安城卖石榴红色的衣料,已经有十来年了。陈氏嫁进隋王府时,娘家商号就已经有了这款产品。据说当年贞顺皇后在世时,就很喜欢赵陈记上贡的石榴红绫,拿这种衣料做华服,出席过三场大型宫宴。赵陈记当年拿这件事打过很久的广告。

不过贞顺皇后去世多年,后续替赵陈记做产品代言的,主要是隋王府的嗣王妃陈氏与几位交好的王妃、郡王妃与贵主们,效果虽不如从前轰动,但影响力还可以。赵陈记凭着石榴红色衣料的带动,也把其他颜色花样的衣料给卖出去了,还将生意做到整个京畿道。在最初那十年,年年都能收入十万贯以上。

直到李俪君的外祖父陈翁去世,唯一的女儿陈氏作为嗣王妃要把精力放在隋王府,生意方面只能靠众掌柜打理,不比从前兴旺,年收入方才下跌了一些。

可即使如此,陈氏每年从赵陈记能拿到的利润,平均也有七八万贯。这可是一大笔钱财,又是年年都有的。靠着这笔钱,陈氏不但自己过得很滋润,还能让整个隋王府都跟着滋润起来。不管嗣王李玳对这个出身不够显贵的续弦如何不满,光凭陈氏能给他提供的经济支持,他就必须要在外人面前给予她足够的尊重。

李俪君想明白了“石榴红”这一染料秘方对赵陈记的重要性,自然也就清楚,崔嬷嬷的顾虑十分有道理。

可她目前的处境,实在不象是能留住赵陈记麾下所有能工巧匠的样子。外祖陈翁去世后,商号辖下的掌柜与工匠们,就已经有过人心浮动,只是陈氏身份尊贵,才让他们打消了另谋高就的念头。如今陈氏去世,唯一的继承人李俪君年纪尚小,陈家那边又不象是有能人可以接手商号的样子,那些冲着利益或前途才投入赵陈记做事的人,肯定会再生离意的。

作为隋王府嗣王宠妾的小杨氏若是要插手,那些本就对陈氏母女不算忠心的人,为了继续攀附权贵,转投杨家门下,更是顺理成章。

然而,一旦知晓石榴红染料秘方的工匠离开,赵陈记的独家优势便不复存在了。没有了独家产品,大量熟练工匠的离开也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赵陈记怎么看都是要衰落的节奏。

李俪君知道,自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她对钱财不算执着,脑子里亦有许多法子可以为自己敛财。可赵陈记对于陈氏留下来的这些人,意义是不一样的。这是陈家外祖白手起家,独自打拼下的产业,也是很多追随他的人多年的心血结晶。

它同时还联结着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宫中那位小高力士,他是圣人心腹内侍高力士的义子,同时也是陈翁从前合作伙伴的长子,本名是赵大郎,也就是“赵陈记”当中那个“赵”字。

他少年时遭逢大变,父亲从吴兴迁居长安后忽然暴病去世,有官员企图夺产,是陈翁带病从吴兴赶到长安,保住了他母亲弟妹的性命,可他本人却已经被净身入宫。他离家在外,陈翁便帮他照顾多病的寡母与年幼的弟妹,又打点钱财人脉,助他攀上了高力士,在宫中站稳脚跟。

他的寡母已于数年前寿终正寝,一双弟妹如今都生活安稳,婚姻幸福,儿女双全,平日就住在咸阳,每年进京见他几回。陈翁与陈氏生前还会每季从店铺利润中拨一笔分红过去,确保他们生活富足,又在多有内侍置宅的翊善坊给小高力士买了宅子。因此,小高力士时刻牢记陈家的恩义,与他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凡有机会,总会想办法回报一二。

李妍君想让李俪君去小高力士面前说项,劝说后者去向皇帝进言,扶正小杨氏,也是冲着小高力士与陈家交情极深这一点来的。

一旦赵陈记有变,李俪君就无法借着它的名义,继续与小高力士以及赵家人保持原有的关系。而小高力士本身也需要借助“报恩”的名义,与隋王府的陈氏母女维持交情,否则在圣人心目中,他的一些作为会有私通宗室的嫌疑。

李俪君觉得自己有必要保住赵陈记,那么,该用什么法子呢?

是禁止知晓秘方的工匠离开,还是另寻其他的独家秘方,让赵陈记保住市场竞争力?

又或是……给它另找一个靠得住的靠山,让背后想要搞鬼的小杨氏一流不敢造次?

李俪君正在冥思苦想,便听得系统“嘀”一声报告:“无人机已经到达预定地点。”她回过神来,果然看到无人机的画面已经有了变化,显示的正是有些眼熟的隋王府东路西院——小杨氏的院子。

她连忙命无人机小心地沿着光线昏暗的角落飞近了正屋,越过屋顶,在另一边的卧室窗外缓缓下降,划了一条弧线,悄声隐入宽大的屋檐下。

因为角度问题,无人机未能拍摄到卧室里的全部景象。李俪君只看见小杨氏换了一身家常衣裙,面色恼怒地坐在桌边,身边侍女来来去去,却不见马嬷嬷与马娘子这两个心腹的踪影。

不一会儿,有侍女到她耳边说了句什么,她顿时精神一震:“快请进来!”又吩咐左右到门外守着,若是嗣王过来,就立刻通知她。

侍女们迅速退了下去,小杨氏面露期待之色,站了起来,面向房门的方向。

李俪君心中疑惑,这来人应该不是嗣王李玳,那会是谁?竟能让小杨氏如此客气……可现在都这么晚了,已经过了二更,还会有客人上门吗?应该是住在隋王府的人吧?而且是住在内宅的……

李俪君还在想这人会是谁,便听得屋里传出一道男声:“大晚上的为何找我找得这么急?你也不怕叫嗣王知道!”

李俪君心中大震。小杨氏深夜请到自个儿卧室中见面的,居然是个男人?!还是她夫主李玳以外的男人!

这个人会是谁?!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玄幻:老婆绝世仙子,我却要逃婚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诡异捞尸:开局暴打千年水鬼快穿:挖野菜系统崩溃了重生大小姐野又飒,撩翻禁欲大佬境中话本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穿越八零:上啃老下啃小中间啃闺名字真难想说是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重生之萌娃平行世界奇遇记娇软知青,被冷面兵王给缠上了野欲!清冷神明弄哭双开门大冰箱终极:这个铠甲召唤人有点邪乎穿成惨死女配,我入宫成了皇后商界大佬被撩后马甲娇妻套路多属于怪物们的六月慧元界之林凡传奇四合院揍傻柱虐贾家坑死易中海斗罗位面融合,我提前穿越了穿越兽世之逮住一只兽神大人无界之巅星夜残火穿越:王爷,你的姬妾喜欢我邪帝心尖宠明日方舟:从多索雷斯开始闺蜜双穿!我们真的只是朋友!灵轩心动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最强梦女:解说世界当送死流女配快穿之疯批反派在线作死游戏大佬要娶我惹清徐快穿:钓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后开局策反病娇女BOSS的我无敌港综:从白纸扇开始漩涡一族的软饭真难吃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重生后成厂公:我被九殿下攻略了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名柯:毒唯恋爱手册斗罗之日月光华异世界:种地摆烂,怎么成领主了妻女惨死后,渣王爷一夜白了头暗夜追凶:文物秘影之谜我的游戏连古代马甲横跳,拜托柯学离我再远些!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傅同学,我知道你暗恋我穿越之异世女领主
品书中文搜藏榜:异兽迷城半相热恋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家外火影世界的修士开局逃荒,女尊小混子她吃喝不愁和狂野总裁同房后他说我只是陌生人墓虎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穿越乱世,我有空间我怕谁秦老六的生活日常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全能站姐变爱豆后成顶流了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末世,女主她拿百亿物资杀疯了孤独摇滚!属于老兵的孤独!穿越知否之我是墨兰末世,恋爱脑杀了最后一位神性转魔王的异世界冒险脑叶公司:逐渐离谱的员工我,AI凡人闯仙界首辅肥妻有空间小宫女娇软妩媚,一路荣宠成太后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陆爷的闪婚新妻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她是一池春水文昭皇后传邪祟复苏,我为阴世主综漫:作品太刀,雪乃让我别写了玄学直播间,大佬又算命攒功德啦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孤爱的哥哥居然是敌国皇亲快穿:战神大人只想找lp贴贴嫡女谋略:妖孽夫君请上门百字日记白日深诱职业魅魔,青梅校花不放过沈氏家族美人祭莫爷养的小公主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方舟里的后勤官快穿之鼠鼠我呀,太上进了四合院:我何雨柱,国之栋梁斗破:天命反派,云韵哭惨了皇后,你逃不掉的重生成草,我修妖也修仙我花钱超猛,系统嘎嘎宠我!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斩神:我是奥特之神?建立宗门从入门到放养欺我?辱我?可知王爷在后!她死后,傅总哭死在她墓碑上反派修仙:恶毒女配已加入群聊名义同伟重生后逆袭穿越六零我靠灵泉空间躺赢了真千金掐指一算,大佬五行缺我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不等式爱情斯教那来自东方的硬核小娇妻穿成四岁小谋士,震惊朝野清冷老婆太会撩,秦少魂飘心乱乱玄学大佬摆烂生活无间轮回管理局开局之父母被赶出四合院综漫:从天行九歌开始的无敌之路战神的三世情劫真千金被献祭后,变成了规则怪谈盗墓:你们别追我!!!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羽念春时好红色志异陆医生的小娇妻真乖男儿行,女儿薄阴命少年:诡变命格劫万族公敌之分身觉醒之路胭脂烈马谋天下穿成农门长嫂,三个男主神魂颠倒柔弱医修今天也在背地里暴打魔尊港综:搞功德,招小弟港岛我话事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谅,幸有你穿越遇荒年治极品!娶首富!七窍玲珑咒:血音劫山河焰迷雾重重:阴谋无处不在凌霄与尘共安生斗龙一之黑暗中的光爱恨无情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误惹权臣:九千岁追妻追麻了人在海贼我即天命分手后,神豪系统和美男降临她被弯后,摄政王自我攻略了末世:带未婚妻荒野求生玄门小祖宗下山,阴间热搜炸了下跪也没用,洛小姐不要你了我坐等离婚分财产,怎么成你白月光了?重生八零当寡妇,虐渣致富两不误